第九章 混乱的朝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混乱的朝政
        继黄巢覆灭以后,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群雄混战正在神州大地上频频上演,大唐帝国陷入无休止的饥荒和战火中,人民流离失所,百业凋敝。此时刚刚回到长安帝都的小皇帝李儇,还没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又不得不面对中央与周边藩镇的冲突,可谓自顾不暇,至于远离关中的地盘,更是鞭长莫及。

        由于中央财政结构完全陷入混乱,回到长安城后,神策军和众多官僚的俸禄问题,始终困扰着小朝廷,作为神策军统领的大宦官田令孜为此更是头痛不已,绞尽脑汁后,决定采用非常时期的食盐专卖办法,解决财政问题。当时,最临近长安的重要产盐区正好在黄河对面的河中境内,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控制着。如果中央能够控制该地区,那么蒲州的安邑和解县两处盐池便足以提供需要的赋税收入。

        然而,王重荣不同意。之前他在平定黄巢起义中立下汗马功劳,这个时候侵夺他的利益简直就是当众打他脸面。于是,他上奏朝廷说:“旧例,每年献纳三千车盐给官府,而将多余的拿来供给本地军队。”于是小皇帝派人去向王重荣颁旨,但王重荣拒不听从。透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的权威在藩镇眼里已经不值一文了。同时,政治是要讲究利益交换的,想要盐池,那么必须得有相应筹码进行交换,妄图凭借天子的旨意,颐指气使,这一套对晚唐的地方藩镇,是没有市场的。

        为此,王重荣和田令孜反目成仇,老王同志反复上书要求处死田令孜,于是中央和河中的矛盾日益加深。

        紧接着,小皇帝和田令孜想出了一个方案,计划将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兖海节度使齐克让和王重荣来个团团转的换班,把王重荣调到兖海,河中用王处存代替,而齐克让则调到义武。如果计划得以成功,那么帝国将恢复对河中的控制,神策军也能拿到充足的军饷,同时更能证明中央有能力调动三大藩镇节度使,有利于树立和提升中央权威。然而,王重荣拒绝放弃对河中的控制。道理很简单,要王重荣放弃对河中的控制,接受调动,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哪里能够办到,更别指望换班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下三滥招数。

        于是,和平协商解决盐池问题的出路被堵死了,田令孜也只得转而寻求长安附近节度使的支持。他找上了凤翔的李昌符和邠宁节度使朱玫,与他们结为盟友,共同对抗王重荣。然而,此时的王重荣为了反击田令孜,和河东的节度使李克用联合,结成同盟。李克用本来就拥兵自重,骄横跋扈,在和朱温的冲突中又被朝廷捅了一刀,对中央怀恨在心,因此毫不犹豫地加入王重荣一方。随之而来的便是双方的军事对抗,最终王重荣联军在沙苑击败中央的关中联军。李克用等人乘胜继续前进,兵锋直指长安。于是小皇帝带领他的臣民,连夜逃往凤翔,之后被田令孜带到了关中最西端的宝鸡。经过这一次剧变,李克用彻底上了小皇帝的黑名单,对于李克用而言,这是极其不智的。依仗自身兵强马壮,直接对抗中央,过早的成为中央的头号敌人,只会助长战略上的盲动,此后李克用的多次征伐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严重浪费了自身的战略发展期。

        此时此刻的小皇帝,狼狈不堪,在跑路的过程中遇到乱兵,衣物都被抢走了,而带着太庙神主逃亡的宗正也在路上遇到强盗,神主在混乱中全部丢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央的部分高级官员对小皇帝的逃难极为不满,在长安安稳过日子挺好的,整天逃窜到西南,居无定所,太难受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求朱玫和李昌符的支持,试图阻止小皇帝逃跑。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两位节度使虽然之前和田令孜是盟友,但此时田令孜大势已去,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他们派兵阻截小皇帝。于是,小皇帝又一次踏上逃亡的路上,从宝鸡出发,经散关逃亡兴元。当时形势危急,山南西道节度使石君涉已经投靠了朱玫等人,并且派兵在险要关隘设置了障碍,烧毁了路上所有驿站。僖宗君臣一行只得从小路逃亡,道路崎岖狭窄,充满艰险。追兵一直尾随着皇帝一行人死死不放,小皇帝好几次差点被追上,得亏神策军使王建、扈跸都将宋文通等人的贴身护佑,才幸免于难。宋文通等人冒着锋镝矢石保护李儇顺利到达兴元,他们的表现被李儇铭记心中。

        光启二(886)年四月,朱玫、李昌符在凤翔拥立唐肃宗的曾孙李煴来代替唐僖宗,试图另立中央。一开始,另立中央的计划赢了不少节度使的支持,以高骈为首的各地藩镇都承认了新政权的合法性。朱玫此时派遣大将王行瑜率领五万大军,杀入凤州,准备直取小皇帝李儇。值此危难之际,李儇任命宋文通等人屯兵大唐峰,抵御王行瑜的进犯。大唐峰上,宋文通等人死战不退,使得王行瑜无功而返。

        此时,形势突变,一方面,田令孜决定主动放弃他在朝廷中的位置,任命自己为西川监军使,并离开了小皇帝李儇,大大缓和了局势,他的职务由老对头杨复恭接替;另一方面,由于权力分配不均,李昌符和朱玫反目成仇,同时李克用、王重荣等人也拒绝支持朱玫控制的傀儡皇帝,对他们来说,一个软弱的唐僖宗明显比在朱玫控制下的傀儡皇帝更吸引人。于是小皇帝李儇暂时摆脱执政危机,终于有可能返回长安。

        尽管遭到了李克用等藩镇大佬的坚决抵制,面对急转直下的战局,朱玫依然我行我素,坚定地执行他另立中央的计划,在886年十月立李煴为帝。不自量力的偏执,只会为自己带来灾祸。杨复恭代表皇帝传檄四方,允诺任何带着朱玫首级归降的人,将被任命为节度使。结果朱玫被手下将领王行瑜弑杀,紧接着长安城再一次被王行瑜大军洗劫一空,而朱玫拥立的皇帝李煴也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诱杀。

        光启三(887)年正月,朱玫之乱被平定后,朝廷论功行赏,册封宋文通为武定军节度使,晋爵陇西郡公,同时李儇再次发挥了爱赐名的癖好,赐予他国姓,将他改名为李茂贞,并附入宗室郑王一房,还给他起了个字:正臣。至此,时年三十三岁的宋文通摇身一变,成为了位列宗室的藩镇大将李茂贞。而杀死朱玫的王行瑜,则被封为华州刺史。

        光启三(887)年三月,小皇帝李儇车驾经过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以长安宫室毁于战火、尚未修葺为理由,请求李儇暂歇于此。在李昌符的盛情邀请下,小皇帝也很高兴地同意了。然而,这一待就是三个月。原来,李昌符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当初自己和朱玫一起作乱,威逼中央,虽然及时反正,但是小皇帝会不会事后清算自己,这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打算竭力控制住皇帝,将他囚禁在凤翔。因此,每当天子提起上路,李昌符便找出种种借口,故意拖延,于是双方摩擦不断。很快矛盾发生激化,李昌符率领军队火烧皇帝行宫,再次挑战天子权威,结果由于只有少数亲信支持自己的举动,力量不足以对抗中央的军队,李昌符在一番交战后败退陇州。

        李儇见到李昌符败走,立刻命令李茂贞担任陇州招讨使,讨伐李昌符。在李茂贞军队的强大攻势下,仅仅一个多月后,陇州刺史薛知筹便迫于压力倒戈,将城池献给了李茂贞,随后李昌符的项上人头便被传送给了小皇帝。至此,凤翔镇再次回到了朝廷手中。

        对朝廷来说,凤翔的平定是黄巢之乱以来首次平定的藩镇,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此,李儇龙颜大悦,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后来又晋爵他为陇西郡王。

        凤翔古称雍,位于关中西部地区,是周朝乃至秦朝的发祥之地,后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凤翔。此次凤翔被中央重新控制在手,对于李唐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征兆,然而朝廷再次发生变故,小皇帝在凤翔得了重病,等到他回到长安后不久,在文德元(888)年三月,驾崩于灵符殿,他的同母弟弟李晔被掌握禁军的大宦官杨复恭拥立为帝,史称唐昭宗。

        李儇的去世,使得李唐残存的一点元气也随之消耗殆尽,好不容易迎来的“凤鸣岐山”,最终也只得便宜了李茂贞,面对残酷的现实,李唐的复兴也只是一场幻梦,酒醉席散,盛唐早已星散于尘埃之中,留给世人的只是点点斑驳和蛛丝马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