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归中草药
毛竹可谓是一种热情的植物,它漫山生长,竹林片片相依,它们多情中带着不变的如花绽放。
中草药典籍里是这样描述的,淡竹叶,有清新热除烦,利小便的作用,可以治疗热病烦渴,尿淋涩痛的作用,我走在秋季的竹林里,竹叶撒撒随风而起,毛竹林在闽南高山里秋末初冬进入休眠期,淡黄色的竹干,枝杈一节一节有序生长,枝杈在春季长出嫩绿色的竹叶,夏季竹叶转为墨绿色,秋末叶子变为淡黄色一直漫过冬季,秋末这个时节竹叶那淡灰色的叶片带着温柔婆娑,在植物的王国里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生长的季节和使命,也许毛竹就是一种失落的植物部落,也许我们在夏季的时节就应该多采摘一些竹叶,还有那清澈淡黄色竹根,它饱含毛竹特有的植物成分,是我们根据时节调养身体的最佳诠释,春季里的美味毛竹笋,夏季里的淡竹叶,秋季里那沉默的竹子根,冬季里我们堆起竹子干柴,在冬季里畅聊温暖,也许在中草药文明的典籍里,也许它是一种平凡而高贵的植物。
竹子在文人墨客的诗词画作里是常客,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词里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竹子原产中国,约有500种,许慎说文,竹,冬生草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竹子,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精绿叶,其根一窜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养,坚固尔,随时采之,八九月抽茎,结小长穗,采其根苗,捣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本草纲目里关于竹子记载里写道,竹子因品种,质地不同而有不同用处,交广由吴竹长三四丈,,其肉薄,可作屋柱,,竹大致数围,其肉厚,可为梁柱。永昌汉竹可为桶斛,荨竹可为舟船。严州越王竹高止尺余。尘州龙孙竹细仅如针,高不盈尺,其叶或细或大,凤尾竹叶细三分,龙公竹叶若芭蕉,百叶竹一枝百叶,其性或柔或劲,或滑或涩,涩者能够为席,劲者可为戈刀箭矢,柔者可为绳子,棕竹名实竹,其叶收棕,可为柱杖,慈竹一名义竹,从生不散,人裁为玩,广人以筋竹丝为竹布,甚脆。此外,竹子还有另一种用处,那就是吹打,一段细竹竿,笛萧笙等乐器便随之而生,相传洞箫出自羌中,汉代时称羌笛,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描绘的是洞箫,因为箫的音色悠远,婉转动听,所以箫总有一种品格优雅,如八仙中的韩湘子,手执紫金箫,随风而来,随风而去,好不自在,竹笛,汉族乐器名,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打器之一,用竹笛演奏的乐声宛转悠扬,古人谓,清脆之声。
竹子品种很多,入药的品种,自古就有记载,陶弘景写道,竹类甚多,用淡,苦竹入药,又有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篁竹,并以笋为佳。竹子全身是宝,能够入药,如中药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夏季末抽花穗前采割,晾干切段,生用,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其卷而未放的幼叶称竹叶卷心,随时可采,宜用鲜品。竹茹为禾本科淡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摊放晾干,生用,炒用或姜汁炙用均可,具有清热化痰,之效为佳,天竺黄伟禾本科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竹杆可生用,具有清热化痰宁静之功效。
竹子的历史底蕴悠久,据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介绍,出土了竹子的实物,据记载大约是六千年前新时期时代,西安半坡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竹的符号,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竹子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应用。竹子的底蕴从寻常百姓家开始,值得一提的是竹筒的应用,人们用竹片写字,再以绳索将其串联,便成了册,竹筒和木筒的使用,尤其是竹筒的广泛使用,带来了文艺的复兴,竹筒较帛书成本更低,降低了记录典籍及读书的成本,而竹筒较木筒要更为易制,大量珍贵文献得以保存,例如尚书,礼记,论语等。人们将竹筒书称竹书,以竹简心为竹报,更是发明了竹笔。竹子也在竹文化景观园林中傲然挺立着,竹子表现出了自强不息,谵泊其中的品行。九世纪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竹造纸,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竹子制作了灌溉的高转筒车,我觉得筒车的**还是有难度的。秦汉时期人们采用竹子制竹冠,防雨用品,例如斗笠,竹伞等,也许东坡居士曾在雾雨朦胧的时节里撑着竹伞漫步在森林里,与秋的落叶一起萧瑟吧!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橼,若承壁,若窗,莫非竹者。汉代有甘泉竹宫,宋代有黄冈竹楼为代表。人们还以竹造桥梁,筏乃至船只等。用竹子制作的竹器到明清时期达到250多种,如竹床,竹席,竹枕,竹屏风,竹椅子,竹勺,竹碗,竹筐,承酒的竹筒等,这些为人们的日常带来了一种热忱。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