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南香杉部落
在福建东南高山里我遇见古老的常绿针叶杉树林,它的浪漫就像古典中国里的乡村小部落,高山里的山间杉树木一片一片独自成林,竹林依偎着它们,这里的杉树属于原杉品种,是一种古老的杉树,属于香杉木,春天在山间的土壤里苏醒,在树枝的尾端长出嫩芽,夏季青绿色的满山杉树叶片显露出生命的热情,在温柔的岁月里鸽子在杉树上建起了家,夏末初秋香杉大方的开出橘黄色的花果,为松鼠的回归带来了希望,深冬高山里的杉树林,棕灰色的树干披上了一层墨绿色的针叶叶片,在山间里显得温柔浪漫。在这里最真挚的想法是高山里森林的回归!
最初感动在这一片山村里,从山谷的稻田开始,我们这里同样也保留农耕文明的传统,人们的生活依托土地,听老人们讲起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我们这里是成片的森林,主要树种是南方杉树,福建松树,竹林,山谷的稻田构成了闽南常见的乡村部落,几公里有一座闽南常见的土楼木质结构房子,那时人口相对较少,那时候听说还有老虎出现,老人们上山砍柴,赶夜路的村民,还有叼家畜,比如羊,都会发现老虎的踪迹,后来随着森林的慢慢消失,老虎也就自然没有了。
小时候我们的生活主要依托山谷到山腰开垦的稻田,春季播种,夏季管理稻田,秋季收割,冬季这里多了一份凄冷,我想我们那时这里除了和中国大部分乡村的生活气息有共同之处,缺少像贵州苗族侗族的热情,据我看纪录片的了解,他们冬天多了一份温暖,比如他们冬天酿的米酒,熏的腊肉,池塘养的稻花鱼,还有山里种的火红的辣椒,更不用提他们在节日里穿起那民族特色服饰了,载歌载舞歌唱生活,我想对于冬季里的热情我们不应该沉寂。
浪漫的铁观音之乡,茶叶是古丝绸之路泉州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德化陶瓷在历史的泉州港岁月里沉淀,组成并演绎泉州港昔日有过的繁华,据资料介绍,茶曾在宋元时期繁忙的泉州港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及**,印度,意大利等,茶叶那温柔的叶片一种清香中带着苦涩甘醇的口味,它或许给走在泉州港集市里的摩洛哥客人带来一种东方沉醉!
现在山间里长起了满山荒草,它们蓬勃生长而又温柔,棉灰色的花穗装饰在山谷里!杉树林在芒草的簇拥下生长,森林已阔别太久,在我年少的岁月里我不知道这里的森林有过一段多么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我小学的时候能看到山里保留着一些不同的树种,有山板栗树,榉树,闽南枫树,松树和香杉树与茶园形成了一种茶乡独特的风景线。再早以前,听长辈们讲过,以前这里是原始森林风貌,从小镇里热闹的集市开始,木栈桥横过小溪,再到溪谷里的稻田,森林延绵一直到高山里,森林里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春季森林以清新的容颜带来季节的喜讯,夏季用满山郁郁葱葱的绿色诠释了泰戈尔的情怀,初秋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让我们想起了魁北克森林的浪漫,森林里各种毛色的松鼠满足于森林为他们提供的美味坚果,深冬森林里那茂密的叶枝是动物们温暖的家,人们的生活从来不是自己的独奏曲,它是与自然的协作曲。最近流行一段文字,早些时候人们勤勤恳恳,车马水流都慢,山村里邮递员送来了远方的邮件,那封朋友的信件多么弥足珍贵,这是早些时候的古典故事。我能从消逝森林遗留的痕迹里找到一丝温暖的生活记忆,再早老人们清早坐在闽南四合院的木凳上晒会儿太阳,便相约到山里拾柴,一年四季里森林还有美味的菌子,中年的男人们在一定的时间里修整森林里的走道,树木底下没有太多多余的丫枝,这为进入森林里的村民们提供了方便,夏季中年人想约到森林里凉快,带着茶壶,以茶叶那苦涩甘甜的味道创造美好生活,年轻人也会到森林里的小溪里打点河鱼,水螺,河虾,在森林里他们从来没有失去信仰,甚至找到了古老的信仰。我想福建东南高山里常绿针叶杉树林在山间里的沉默的生长,还有与竹林的苍凉共舞,正是古老乡村生活的遗憾。在这片美丽伟大的土地里,淡黄色的土壤,孤单的原杉木,正等待着阔叶林家族,针叶林家族的回归吧!
山村里的爱恋从来不缺任何颜色,它的古朴就像森林里的沉静,它的热情也像初秋森林里不同树木叶片的色彩,在某个午后的阳光,我独自漫步在山间里,再往高一点的山顶上,在那里我看到婆娑温柔的山峰,淡蓝色的天空,远处层层的茶园,诉说着曾经有过的峥嵘岁月,期待映山红再次在山村里开放。
在本草纲目的记载里,茯苓据我的了解是一种稀少而又低调的植物,它的根茎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中药材,椭圆长长点缀小白点的绿色叶片,藤条盘着植物生长,它并没有干扰其他植物的生长,我认为是一种共生植物,藤条下面是珍贵的茯苓根茎块,我们这里现在还生长着好几种土茯苓,我最钟情于那种带白点绿色叶片的那种,它似乎是一个隐者,对于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爱好长在山腰的丛林里,最喜欢依着小蕨类的叶片生长,它并没有宽阔的叶片,匀称椭圆的叶片,小小的藤条在山腰里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记得跟妈妈到山里的茶园采摘铁观音茶叶时,因为天气酷暑的原因,经常就近可以随手拔起茯苓的茎块吃,那雪白色的茎肉带着少许的甘甜水分在夏季也能带来一丝凉意,但是生的茯苓茎块吃起来嘴里是有点沙的,嘴边会因为吃生茯苓的茎块变色,它的茎块果汁在遇到空气会变成柴色,我和兄弟经常就地拔起来吃,嘴角经常带着茎块的小沙粒,妈妈笑我们太贪吃了,这对于酷暑的夏天采茶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凉意。资料里介绍,土茯苓可以作为中药材,它的味甘,淡,平,一般有通利关节,除湿,解毒,治头痛的功效,这对于东南湿热的天气是一个福音,我想如果用地道的土茯苓泡当地的米酒,在秋冬季节泡当地的米酒对于缓解常常困扰中老年长辈们的关节酸痛应该是一方最便利的家常药方吧,但遗憾的是可能是文明的遗失,我们这里并没有传承中草药的珍贵价值!在这里我还想介绍一种中国古老的香料,资料里是这样描述的,学名木姜子,木姜子(学名:LitseapungensHemsl),樟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顶芽圆锥形,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每一花序有雄花8-12朵,先叶开放,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3-5月开花,7-9月结果。木姜子果含芳香油,可作食用香料和美容香料,已广泛应用于高级香料、紫罗兰酮和维生素甲的原料;种子含脂肪油,可供香皂制作。木姜子在我们这里比较常见,也比较适宜生长,木姜子的叶枝散发独特的气味,闻着木质的味道能缓解疲劳,给人带来一种沉静,它在春季开出淡黄色的花蕊,在夏末初秋结果,果实表面散发木姜子油脂的气味,如果说要给烤鱼加一个不同的口味的花,木姜子是一种不错的香料吧。
台湾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它的歌词里这样写的,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失意不免胆寒,哪怕失去希望,酒里醉茫茫,歌词的表达着爱拼才会赢的人文精神,这首歌词意境多在鼓励失意的人们,仍要抱定信心,努力奋斗,在闽南与台湾同样的民俗文化里,生活在闽南的高山里,与小酒馆的邂逅,我能体会到台湾的兄弟姐妹伴随着这首歌走过了一个繁荣的时代,他们奋斗的颜色就像台北的城市之光以及夜市的烟火升起,我们歌颂小酒馆里放着的那首爱拼才会赢!
在我们闽南的小镇里,是否曾有一个小酒馆驿站,三五个朋友在小酌几杯之后,跟酒倌道个礼,他们的家在高山上的山村里,便欢乐的走向乡村的古朴小道,顺着小道他们便到了山村里的水稻田,在田埂上小叙一会儿,晒晒太阳,在小憩一会儿之后,他们穿过田间的山林,便到了山间的闽南四合院,煮起茶叶畅聊美好生活。在午后的阳光里,山里成片的稻田,灌溉稻田的小溪在流淌,田埂上田鸭在觅食戏水,田鸭主要以水田里的田螺,小虾,蝌蚪,浮萍,水草为食,他们感恩田鸭产的田鸭蛋,田鸭蛋炒农家腌的萝卜条最是美味可口。山谷里是常年流淌的小溪,小溪上有木栈桥,也有供人们休憩聊天喝茶的亭台楼阁,亭台楼阁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这里是农民们日常耕作后的享受,还有游客的驿站,田间小路上传来大姐们的歌声,他们用木桶装着棉色麻色的服饰,唠着家常,便在木栈桥附近洗起了衣服。远方是保留水土的福建松树林杉树林以及竹林草林,年轻的朋友们在农忙时节赶回了山村里,他们帮忙整田,除草,插秧,到了休息的时候他们便坐在田埂上聊了起来,一阵微风吹来,吹干了他们身体上的汗滴,一个俊朗的小伙子望向了山间里的映山红开放,这里有他的蓝色之恋。
笔者未渔
连载中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