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跟李元芳学武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跟李元芳学武 (6 / 7)
        第二个步骤是周天运法,还精补脑,周天者,是每次气生,引气入任督行一周而归丹田,故谓之周天。此后静极气又生矣,外物立举。这时须不惊不动,待气足欲回时,以神领之,一吸而神气直上乾顶,一呼而神气下降丹田,为之一周。以神守之,寂而照,照而寂,在杳冥之间把知觉泯去而入定矣。此后复生如此,谓之还精补脑。

        第三个步骤,气就神交,任督自转,以上周天运法,行之既久而定静之时,忽觉丹田温暖,元气生矣※生之元气自不外驰,而上入中宫,与神相交,氤氲配合,如如不动,恍惚之间,已入定矣。少时元气又动,一股热气(不行阳关矣)由丹田入尾闾过夹脊,经玉枕直达泥丸,又下降丹田气穴。此时神随气行,不由自主,非人力所能为也。此后复生如此,行之既久,既而归入大定。在定静之中,一道白光亮如水银,由任督二脉旋转不停,三百余周自然而停。此后复生如此,谓之自转矣。

        第四个步骤,阳火止闭,保健延年,接上述自转后,真气已不行阳关,外物自不举也。此时身之宿疾,不治而愈,夏不畏热,冬不畏寒,神气充足,精神愉快,如如自悦,但还需要常乐我静,不使神气外驰,保持自然,这样使耳能返聪,目能返明,气足可以防病,身强自能延年。

        日,这是练功还是练神仙?我再一看,还有后篇?我仔细一看,却是先天功二十句真诀。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这两句概述了道家练功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即忘言忘守,就是在练功时做到不守而守,只有用不守而守的方法练功,才能达到气不聚而聚的要求。在练功中要达到忘言守,往往并不容易做到.要降服练功中的心猿意马状态,但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而是要练心,但是要用无为自然的方法去练它,这样练起来自然而然了,一自然就能达到养气的目的。)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动”即气之动,“静”即心神之静。“事”即气也。当练功时意念连到无为的状态,即入静时,气就产生,静极必生动,所以静为动之宗祖。相反动极复静,动又为静之宗祖。故动与静是练功中的自然之道;而且它们互为宗祖。如果没有气机发生又何谈动和静乎。)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静极生动。动极生静谓之常道,又谓真常。“应物”即采气也。静到极处,必然产生气,有了气就要采练辣。在产气和采练时,心神不能昏迷,昏迷气就散了。)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性即先天元神。练功入静时,心不昏迷,神就不散乱。性不散乱,产生的气自然而然回到丹田。)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壶”即坤炉丹田是也。气回到丹田就要操炼成丹。操炼方法是在丹田内匹配阴阳,其法如同将坎中之阳填补离中之虚(阴也),会达到乾坤的要求。)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在丹田中不断进行阴阳匹配,丹田气越来越足,气足欲动时,用真意领之,过尾闾、夹脊、玉枕背后三关,直撞乾顶(泥丸),气化为甘露下降,过十二重楼时雷声隆隆。)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白云”即气也。“须弥”借用须弥上之名比喻人体最高点即头也。气足后沿督脉上冲乾顶,气化甘露从头向下降,复回丹田。)

        自饮长生酒,逍噎得知。(甘露从头而降,如饮使人长生不老的美酒,其景极其舒服,这种自饮即可长生有其乐无穷的美酒的快活情景,如果没有练到这一步功的人怎能知晓。)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练到以上功时,有时静到极处,从脑中可以发出一种极其美妙难言的琴声,此后灵机逐步自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