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为外道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为外道 (2 / 3)
        “摩诃摩耶夫人偈言:一切皆归灭,无有常安者,须弥及海水,劫尽亦消竭,世间诸豪强会必还衰朽,我子于往昔,勤苦集众行,故得成正觉,为众说经藏,如何于尔时,皆悉潜没尽,呜呼生死法,可畏可厌离。梁施主,此偈是言佛法于末法时期已深入大海,此海非东土之海,亦非人间苦海,乃是藏识海。何谓藏识海,乃是佛陀得正等觉之所在,为众生皆可渡,皆可得之殊胜秘境,唯有虔心向佛者,方可与藏识海中领悟佛法之真谛。贫僧命之为伏藏,末法时代,邪师如恒河沙数,只有依止上师,与上师心口相应方能获得佛法精要。”

        “皇帝这几日执迷于外道,每日精研大食、罗马文字,老身劝止再三,皇帝依然不从,请法王垂怜护持,传我令其精进佛法之法。”

        大宝法王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两行泪水流了下来,梁太后等人不明所以,皆俯首恳求大宝法王开解。

        “梁施主,贫僧感念佛法末世,外道横行,火枪之物本是专事杀生之物,由东土外道首倡,未有一年便传遍各国,贫僧弟子却吉拉杰精研佛法数十载,已有六感神通,依然无法抵挡火枪之利,纵使外道猖獗,也难免害人害己。沈施主如今在内狱不思悔改,继续以外道邪说蛊惑皇帝陛下,其心只为昌其外道,令佛法无容身之地也。贫僧感念不久之后,大夏、大周、大辽生灵涂炭,不知多少健儿因火枪死于非命,又不知多少百姓因外道而失去土地财产,故有所感。”

        罔萌讹被激的目眦欲裂,大声喊道,“法王仁慈,不愿杀生,可是这贱种贼心不死,把主意打到了陛下身上,我这就去把他抓出来砍了脑袋!”

        太宝法王睁开了眼睛,两道白光从眼睛之中射出,“将军,砍掉一个人的脑袋容易,你又如何除掉人们心中的贪念。皇帝陛下励精图治,所谋者皆是易得易成之法,置祖宗成法不顾,有此贪念,砍掉沈方的脑袋,自然又有其它邪师为名利而来蛊惑。”

        梁太后眼中寒光一闪,为了李秉常未来能够安稳亲政,现在就需要将其禁足,还有李喜儿,尽快得送到青唐,出去跑了半年,不仅引回来一个灾星,而且把儿子也带坏了,堂堂帝王,居然侍奉一个外道如此恭敬,这件事若是传了出去,党项贵族中还不知道会翻起多大的乱子。

        在场的堂项贵族亲眼见到了大宝法王的异相,亲身体验了大宝法王不问而知的他心通,又感念大宝法王悲天悯人的菩萨胸怀,无不感激涕零,心悦诚服地再三跪拜。

        ~~~~~~

        内狱天字监牢,沈方讲完最后一段内容,看到李秉常一脸不快的样子,“李哥儿,今天你心事重重,可否讲给我听?!”

        李秉常犹豫了片刻,开口说道,“我担心给先生引来横祸,昨日,我与母亲大吵一顿,先生也知道大宝法王这几日就在兴庆府,只怕母亲会借大宝法王的势力来给先生施压。因为大胜法王之事,我母亲一直视先生为大夏的敌人,这次又因为我向先生学习理学之事,让我母亲对先生意见极大。而且,这次喇荣宫除了大宝法王之外,还来了四名尊者,六十四名上师,侍者无数,他们来势汹汹,必是为寻仇而来。”

        对于夏惠宗李秉常的经历,沈方也知道一二,这位西夏第三任皇帝,一直生活在梁太后的阴影之下,因为崇尚汉学,施行汉礼而与梁太后渐生龌龊,时而亲政,时而被囚禁,最终忧愤而死,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如今李秉常年仅十来岁,便与梁太后有了争执,看来这段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有所改变。

        “你母亲崇尚佛教,尊崇大宝法王,这是好事。那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吐蕃人、党项人信奉佛教,而大周却信者极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