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雏鹰展翅(上) (5 / 7)
王允仅仅在殿外等候片刻,皇帝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大将军不用找了,反而是对王允一通大骂:“好你个王允!朕平日待你不薄,怎的你几次三番要陷朕于不仁不义!哼!罚你一年俸禄,回去面壁思过!”王允被骂得一头雾水,正要申辩。刘宏一甩袍袖冷哼道:“滚!”
失意的王允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一心为了大汉却要遭受如此待遇。郁闷至极的返回家中,回到屋内借酒消愁。这时一名绝美的少女推门入内看到面带怒气的王允轻声说道:“爹爹何故如此生气?”
王允抬眼见到是自己最喜欢的小女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原来是婉儿啊,为何不好好休息?”
少女露出纯真的笑容说道:“看到爹爹的样子,婉儿无法入睡。爹爹可不可以告诉婉儿为何如此气恼?”
王允长叹一声:“还不是那个玄菟高勇,收留流民攻击边族……唉!跟你说你也不懂了!快回去睡觉。”
少女瞪着灵动的双眼问道:“爹爹,收留流民是不是给他们饭食?”
王允不知此言何意,反问道:“婉儿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少女眨了几下眼睛神秘的说道:“这是秘密!不过爹爹常说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闹事了,现在那位高太守给他们饭吃不是很好吗?这样将不会再死人了。”
王允摸着少女的额头无奈的笑道:“但愿吧!”而心中却有一丝隐隐的痛:“若是我亲生的女儿那就更完美了!不过,放心,爹爹不会让你受苦的,不会的!”
尽管封堵了陆路迁徙的方法,贫苦百姓还是想方设法通过海路来到东北。其中商人功不可没,虽然官府在处理好移民后会给这些商人补偿,可是大部分商人在商会的号召下拒绝接受,反而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没有官府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地位,没有这样好的经商环境,所以做些事报答也是应该。后来在《商报》中,商会会长钱通也开始要求商人们多多为官府办事,为官府解忧。就这样东北的郡府与商人始终都处在一种良性互动中:郡府给予商人优良的经营环境,保证商人赚取适当的利润,商人因此安心经营,并且按章纳税,还时常义务修路、筑城等。
高勇接到圣旨时,整个东北已经平定半年之久。一月末只有少量百姓到达三江郡,但是进入二月,每天都有数千百姓到达辽东,随后被分散到各个郡县。到了四月时,已有近三十万百姓涌入东北安家落户,开始了幸福生活。不过也仅是这一短时间,后来朝廷圣旨发出后,各地流入东北的百姓明显减少,不过能在三个月内增加三十万人口也很不错了。
随着移民涌入,高勇发现每名劳动力五十亩土地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低税率与和平的环境让百姓拥有充足的干劲,许多壮劳力将这五十亩土地全部种上庄稼还嫌不够,一方面通过农会向郡府申请扩大耕地,另一方面发展互助组织,组成小的团体,八个人种十个人的土地,多出来的两人负责卖粮、买种、维护水渠等工作。这些新情况通过**上报到高勇手中,为此告用特地走访许多村镇,了解实际后也觉得每户五十亩并不合适,完全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果树、蔬菜种植率,而且粮食、蔬菜的种植专业化才刚刚起步,农村合作刚刚开始,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于是,经过政务院近半月的大讨论,更因此扩大到官员、社会的广泛讨论。
农会、工会、商会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提高产量、提高收益各抒己见,其中一些商人更提出了高勇所要说的精细分工,他主张农户种植要想着精细、专业发展,不应粮食、蔬菜、果树都种,这样反而不利于统一管理、耕种,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而应专注于一种主要作物,比如粮食、蔬菜,再辅之以果树、林木等,达到低效高产。这种论点已经提出即得到广泛关注,许多农会经过研究后决定试行。而经过这次讨论,农村合作机制也得到关注,一些村庄尝试推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