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阳光花城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阳光花城 (2 / 2)
        坐在后座上的玉米,此刻来了精神,欢快地指着窗外的风电机说是大风车。孩童眼中的世界自然是其乐无穷,不过这一架架风电机确实自成一景,像是破土而出的威武天兵,排成阵列守护着苍茫的大山,为广袤山区中的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

        高速公路在河谷中与安宁河缠绕交织了两百公里,像是一对依依不舍的情侣,一直等到安宁河在米易县注入雅砻江,才算真正告别。汽车驶入米易境内时,太阳早已落下山头。我借着昏暗的天色向车窗外张望,发现山坡上成林的小树开满了银色的花朵,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花色,煞是奇特。

        夜色一步一步走来,眼前的山丘逐渐褪去翠绿的外衣,变成黑压压的庞然巨物,遮住来自身后市镇的微弱灯光。公路上汽车的数量骤减,透过后视镜再也无法看到来自后方车灯的光亮。我们孤独地行驶在京昆高速上,望着汽车探照灯无力穿透的深邃黑夜,内心期盼着早些抵达攀枝花。

        晚上九点,我们终于驶离高速公路。跨过金沙江大桥后,便来到这座国内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攀枝花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典范。昔年在国家的号召下,十余万建设者来到这里垦荒,把原本金沙江畔的一个小村落修筑成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这里起初被称作渡口市,而后因为漫山遍野的木棉花(又叫攀枝花)才更改为现在的名字。

        这座城市依山而建,汽车驶入市区以后,便开始沿着弯曲的公路不断上坡下坡。我们根据导航的提示抵达终点,在附近找寻良久,却迟迟未发现酒店的踪迹。重新打开地图,这才发现我们走错了路,目的地尚在二十公里以外。

        既来之,则安之。已经长途跋涉了一天,自然也不在乎多上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重新开往酒店,却愕然发现公路两侧的房屋越来越少,汽车仿佛正在远离市区。

        原来,我们方才所在的是攀枝花市的东区,而预定的酒店位于西区。这座城市很有意思,东区与西区并未挤在一起,而是由一条十公里长的公路串连起来。这条连通两区的弄弄坪路迂回曲折,沿途不是荒野就是工厂。不知是否看错,我好像还在公路的一个弯道处,有幸见到某个厂区在修建火箭的场景。

        通过漫长的凉风坳隧道,攀枝花西区的模样千呼万唤始出来。与贵为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区相比,西区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繁华璀璨。这里曾是攀枝花市煤炭、电力产业的工业中心,近年来得益于产业政策调整,也已经变成了一片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沃土。

        我们下榻的酒店在一栋新落成的大楼里,楼下的广场上是一片热闹的夜市。这让钟爱夜市的白菜惊喜不已。进入房间,还没等放好行李,一家人便被她领下楼来。

        广场上,夜市摊主气定神闲地操持着手中的生计,时时不忘与往来的客户寒暄,一口流利的西南官话让人倍感亲切。两碗冰粉、几串烤肉,就算是慰劳过路人一天舟车劳顿的夜宵了。闲坐在这里,凉爽的晚风把头上的彩灯吹得婀娜舞动,空气中飘来的阵阵香气挠得人睁不开眼睛。眼前的惬意,给这座攀西大裂谷中生长出的城市赋予了一种魔力,一种让人来了便不舍离去的魔力。

        回到客房,随手翻起茶几上摆放的当地推介杂志。杂志的主标题叫作“康养胜地阳光花城”,这是当地政府在为城市转型做出努力。

        的确,作为整个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基地,攀枝花春秋相连,全年无冬,是足以媲美大理与昆明的又一座春城。它利用气候上的天然便利经营康养产业,自然会比开矿挖井发展得更为长远。现如今的每年冬天,不仅是许多四川人选择在这里越冬,还有来自北方地区许多人口在此置业度假。

        不觉中,夜已深沉。我起身掩上门窗,房间里顷刻静了下来。一家人就此安然睡去,怀揣着对彩云之南的期许进入梦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