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 那个农村大学生进了大城市北京 (10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8-2010 那个农村大学生进了大城市北京 (10 / 11)
        她走后,我仍然留在北大。中午的时候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晚上北大有一个《红楼梦》的讲座,讲座人是八七版电视剧的编剧,问我去不去。我当然说要去。后来S哥听说我在北大,也要过来听讲座。S哥之前也参加过读书社的活动,所以也都认识。她下午在外面上课,到了晚上我们约在了讲座的教室。我们一起坐在前排,讲座开始后,她双眼锁定讲台,而我却总是想找出话题。每次我说话,她都报以礼貌的微笑,但一句话不说。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那晚的表现多么青涩。

        讲座结束后,S哥小声的跟我说,听讲座就不要说话了嘛。我们一起走出北大,S哥说要请客吃点东西。结果北大东门外走了很久没有遇到饭店。师妹就说困了,想回去。S哥就没有坚持,我和她就告别S哥,一起坐上回学校的公车。可惜,在公交车上我仍然没有收敛,我没有意识到应该收住不合时宜的表现欲。

        我隐隐的觉得自己搞砸了。S哥当时要指导我追她。他曾经给我提过建议,说那女生不喜欢男生轻浮的语言,要我收敛,避免一些不庄重的用词,可惜那时候我一意孤行,总是刻意表现自己**的一面。

        哦,对了,在老乡会和去北大之间,我们还有一次碰面。有一天晚上,S哥带着他漂亮的女朋友来体大玩,我请他们在食堂吃饭。当时正好她发短信跟我说周六去北大的事,S哥建议我叫她过来讲讲话,试探一下她。我就叫她过来。她果然来到食堂,我们聊了一会儿。她走后,嫂子说,她肯下来,说明我有戏。我听到这样的话,心中也暖暖的。

        北大之行之后的再一次见面,就是读书社的另一次活动上了。那天晚上,读书社请一位学校里的青年教师来讲读书方法。也是在那次活动中我认识了此后几年生命中的贵人,高老师。那时他刚刚从人民大学院中国古代专业博士毕业,本硕博都是人大的,教中国,师妹们都说他的课讲的好,所以就请他过来。

        在那次讲座中,我明显的感受到师妹对我冷淡了。不过那晚我表现还不错。因为讲座来的人很少,所以作为组织者,她很忧虑。为了凸出讲座效果,在互动环节,我提了很多问题,让整个讲座的气氛活跃了不少。讲座结束后,她还对我表达了感激。

        讲座结束后,我就送高老师回职工宿舍。在路上,我表达了要考北大中文系古代专业的想法,高老师问我有没有开始准备,我说打算春天开始。他提醒我,时间不多了,还给我开了一个书单。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时间不多了,在我的潜意识中,自己的天分从春天开始考北大是有把握的。

        我感到了师妹的冷淡。也许我曾经约过她看电影,但她没有接受,也许我没有进一步行动过,总之,我意识到自己没戏了。不过我仍然做了一件很不聪明的事情。有一天我在北大剧院外看到了一场演出预告,北大学生证可以打折。我当时就想她既然有同学在北大,我可以请她帮忙借用一下学生证。我求她帮忙。她刚开始不愿意,最后勉强答应了我。最后,她给我回电话说,他的同学同意了,并且给了我联系方式,说完,她补充说,这种事让她很为难,以后不要再提了。

        是啊!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没有意识到为这样的小事透支人情是多么不值。当然,我这样做的深层原因不仅出于无知,还出于想要接近她,以至于要绑架她的心理。

        很多年后,当我站起来走出了庐山,才意识到我那一系列的笨拙行为背后同样的病根,作为奴隶的自卑和不甘。

        后来为了保留自尊,我没有再主动跟她接触过。我认为我应该等她,等到她意识到我的与众不同魅力的那一天。在追师姐失败后,我曾经对自己的爱情之路进行过反思,那时候我认为自己始终没有真正坚持追求过一个异性。师妹对我的诱惑甚于之前的一切目标,我打算坚持暗恋她一年,给自己一个交代。

        直到第二年的五月,她生日的那一天,我才彻底放下这份执着。她生日之前,我想了很久,觉得只有送书才不显得冒昧。而且之前她借过我一本书,我一直都没有还。喔,对了,关于那本书我又想起了去北大那天的一些细节。我们离开了书市,并没有直接去未名湖,而是由我提议去了北大的一个地下书店。那个地下书店有很齐全的学术类书籍。她第一次去,看到这么多好书,很激动。当时看到了很多古代类的书,很想买,就让我给她参考,我说诗经最好,她就买了一本精装版的《诗经今注今译》。买完书,她要去洗手间,可是那个地下超市的洗手间条件很差,我带她过去,等她出来,看见她满脸的不适。至于再后来我们去了哪里,我刚刚说一起去了未名湖,我现在有点怀疑是不是记错了。未名湖我是去了的,那个弹吉他唱《kissGoodbye》的男生我是亲眼见到的,可是她跟我一起了么?还是我把她送出校门,一个人去的未名湖我现在越来越理解王朔在《动物凶猛》中所面临的回忆真实性困惑了。

        还是回到那本书吧。后来我要考研,就跟她借那本《诗经今注今译》,当然,如果是今天,我就不会去向她借。我借了那本书,在大约四月初的一天晚上,我打开那本书,发现书的最后一页内封皮上用透明胶粘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扬州瘦西湖,她们一家三口,照片上的她大约十四五岁。我当时心花怒放,以为这就是她有意送给我的。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找到那个曾经在五月的夜晚和我一起吹牛的浙江哥们,想要确认自己的判断。他却说这很正常啊,把照片夹在自己心爱的书里,常有的事。我细细想来,也是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