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08:农村少年不知愁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0-2008:农村少年不知愁 (6 / 7)
        高三的时候她不教我们了,据说她是嫁人了。我有时候会想,像她这样性格的女人大概不会过的幸福,但又在心底暗暗祝福她。再后来我想起她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女作家萧红。我越来越同情她,并且诅咒让她过的沉重的那个罪恶的社会习惯性势力。而今天当我想起她沉重抑郁的表情,不仅能看见罪恶的社会习惯性力量紧锁住她的双眉,还能看见她在那个世界里用小知识分子的审美蚕丝作茧自缚的凄容。

        讲了这么多老师,该讲讲同学了。高中同学中最好的是我后两年的同桌。他是一个大帅哥,人长的很像当时很火的歌手潘玮柏,成绩也很好,很受男生特别是女生喜欢。我那时性格孤僻,一心想考北大,不大跟人说话,也不关心别人的感受。他对我很好,会教我一些生活常识,讲讲流行的东西,总之就是帮助我成为一个正常点的中学生,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学霸。只可惜,我并没有真正在意他的好意。那时候我心里只有北大。

        后来我们第一年高考成绩都不理想。他连一本都没考上,所以很早就去了补习班,而我后来听说他在那个班也去了。我们没有再做同桌,可是关系仍然很好。最后,他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去了重庆。在那里,他和一个东北姑娘相恋。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大四下学期或者刚毕业的那个暑假,那次他来北京,好像是送她的女朋友回老家,又好像是来北京集训。他那时候刚毕业要去江西做武警。总之,我在凌晨大约一两点去北京西站接他,当时我们精神很好,就步行到长安街。那是他第一次来北京,路过□□他很激动。我那时候已经不再是中学时代的热血少年。他并没有很快察觉到我的变化。我们想去厕所,但附近没有。我就在长安街旁边的绿化区就地解决,他当时很震惊。他还不能接受这种不敬的行为。后来他憋了半天,终于在一家快餐店找到了洗手间。

        后来,也就是那个中秋节他托我给她黑龙江的女朋友寄月饼。他那时好像也在某地封闭训练,自己并不方便。再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分手了。问起原因,他说女的那边要他放弃工作去东北,自己家里面不同意,又说女的太绝情,他不明白谈了四年的女朋友为何变心那么快。我知道他是投入了深情的,很替他惋惜。

        他最后一次给我打电话,我当时正在北大,大概是我第三次没考上北大的那个春天,14年的春天。我跟家里人说我考上了,在读研究生一年级。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他知道考北大是我的一个心结,替我高兴,还说有时间来北京看我。他当时还说自己还在等她。再后来他也许跟我联系过,我没留意。那时候我过的很节能,不上□□,也没开始用微信,只跟家里人和北京的两个朋友有联系。也许错过了他的电话,我想我没有跟他联系,在他那里也许成了我“飞黄腾达”后不念旧情的信号。直到我考上研究生之后在□□上联系过他两次,没有得到回复。那时候我已经没有他的手机号,当然我更没有其他高中同学的联系方式。

        他现在大概结婚了吧,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复合。他是个好小伙,人聪明又体贴,谁嫁给他都会幸福的。

        我在补习班的时候比以前变化了不少,开始有了些社交活动。那时候我的发小也在我们学校补习,他原来在二中读的。他在学校附近一个学生聚居区租房。我每到周六晚上就去找他玩,顺便跟他同一房东的两个高二的学弟也混熟了。我们那时都是热血少年,在一起听音乐,高谈阔论。我记得那时候他们喜欢听郑源的歌。这是一个面向下层青年的歌手,歌声里充满底层青年情场失意后的□□声。

        附近是为学生服务的生活区。主要是廉价的饭馆,超市,理发店,还有在镇子和县城里最常见的娱乐场所——台球厅。说是台球厅,其实大多都是露天的野案子。

        我们那时通常是周六晚上一起去稍大的一个馆子聚个餐,饭后去打台球。我记得,那时候曾经流行着一首歌曲叫做“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那是2007年,金融危机还没发生,当时的**经济持续增长,人民自信,普京大帝的统治还没有出现任何危机的苗头。

        当时的流行歌坛仍然是周杰伦的天下,《菊花台》的哀而不伤,《青花瓷》的富丽典雅在大街小巷洋溢着中国风的缠绵悱恻。而薛之谦才刚刚崭露头角,刚刚以一曲低沉缠绵的小调《认真的雪》出道不久。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后来我考中国古代的研究生,读到南宋陈与义的《临江仙》,总会想起高中时代无数个周六晚上的狂欢。那是所有农村县城中学生高中时代共同的青春盛宴和集体记忆。

        关于高中生活,还有一块没谈,爱情。哈哈,这个大家恐怕要失望了。因为没有。为啥没有呢?两个原因。一个就像我认为上网吧是堕落一样,在当时的家长,老师还有我们大多数有志少年的眼中,高中恋爱就是早恋,早恋就是堕落。其二,那时候我以为自己这样一个准北大高材生,应该把初恋留给大学。虽然没有想过要恋爱,我也喜欢过一个姑娘。她长的很漂亮,校花级别的漂亮,可惜人成绩不好,虽然学习也很刻苦。我们俩只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大约是高二上学期,我早自习迟到了,按照班主任的规定,迟到就要罚站半天。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窗下的同桌不在,班主任怕我在后面站着不方便听课,就让我站在她旁边。

        她问我一道数学题,我给她讲了好几遍,她还是不会。她就说自己笨,还问我怎么学好数学。我脱口而出,大概是说数学确实取决于智商。说完之后,她趴在桌子上。我就后悔失言了。

        后来快毕业的时候,看见他坐上了一个染着黄头发经常抽烟的城里同学的摩托车从校园里呼啸而过。再后来怎样就不知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