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五)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五) (2 / 6)
        徽州村落对选址很重视,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西递村“众星皆拱北,诸水尽朝东,今东水西流,其地主富。”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背靠罗峰山、石狮山,南面对案山南山坞,南北山在此回环形成一处山坳。西递村村内有三条溪水交汇,自北向南分别为金溪、前边溪、后边溪。

        在布局上,西递村呈舟船形状,鳞次栉比的户户民居,如大船的一间间船舱,村头的牌坊及大树宛如桅杆与风帆,附近的农田、湖田簇拥着村庄,好似大船停泊在港湾。

        西递村存有明清民居30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124幢。这些古民居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徽派建筑典范,西递村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

        西递村古民居有着丰富的体型轮廓,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其外部体型轮廓比例和谐,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美感。“马头墙”(俗称“封火墙”,原为防火需要)的设置是西递古民居的另一特色,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西递村平面布局规整,天井庭院紧凑通融,古民居平面多作内向方形布局,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围绕扁长形的天井构成三合院基本单元,基本单元一进一进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二进堂、三进堂、四进堂甚至五进堂。后进高于前进,一堂高于一堂,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天井是住宅群体的生长点,具有承接和排除屋面流水、采光、通风之实用。由于屋面檐口都内朝天井,四周流水从檐口流入明坑,当地称之为“四水归堂”,是徽商“聚财气”、“肥水不流外地”思想的建筑外化。

        当来到胡文光牌楼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西递村中保存较完好明清民居为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主要景点有胡文光牌楼、追慕堂、笃谊庭、敬爱堂、走马楼、旷古斋、瑞玉庭、笃敬堂、桃李园、西园、东园、惇仁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仰高堂、尚德堂、大夫第、迪吉堂等。同时,西递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秦朗天走进胡文光牌楼里面,继续介绍道:

        “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俗称‘西递牌楼’,座落于西递镇西递村口处,建筑占地长15.75米,宽8.1米,面积为127.6平方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建筑格式,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绩卓著而恩赐其在自己家乡竖建。牌楼高12.3米、宽9.95米,用黟县青石建造,根主柱下有长方形石墩,两端石柱皆用抱鼓石装饰,中间两根前后雕有两对倒匍石狮,为枋柱支脚,造型逼真。牌楼为镂空浮雕,工艺精湛,神采各异,主要雕刻有‘麒麟嬉逐图’、‘鹿鹤同春图’、‘虎豹呈威图’、‘五狮戏珠图’、文臣武将、‘八仙’,牌楼脊头三对鳌鱼触须晕动,造型别致美观。牌楼东西面匾额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

        当来到追慕堂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追慕堂建于清乾隆五**(1794年),为明经胡氏廿四世祖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

        追慕堂屋顶为飞檐翘角,八字型大门楼,檐下三元门外设有木栏,八字墙用整块打磨光滑的黟县大理石制成,堂内有**的功臣画像和供奉着**塑像。

        当来到笃谊庭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