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四) (2 / 5)
当来到月沼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
当来到水圳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宏村人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溪水来做文章,他们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
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滋润得满村清凉,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这人工水系,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富有灵气,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饮用;四是洗涤;五是灌溉;六是发电。
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当来到德义堂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德义堂是典型徽派庭院式民居,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系二楼三开间建筑,厅堂前有十六扇半幢莲花门,室内外通道,堂前一水塘,内有暗沟与水圳相通,水塘周围,设四时盆景,院内繁花疏木、绿阴丛丛,可称‘露天花厅’。东侧墙上攀着一株皖南弥猴桃藤,院东西二个花园,一明一隐,内植果木繁花。鱼缸、水榭、一池碧水边倚。园中水、水中园。游鱼尾尾,粉墙青瓦,花窗点眼,但给人们感受到却是步移景异,美不胜收。为徽派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当来到乐叙堂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
当来到宏村东山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宏村东山位于宏村的东部,是俯拍宏村全景的绝佳地点。从村子出来,穿过村子外面的油菜花田,沿着乡间小路往东走,就会看到一条上山的小道。从小道往上爬就是东山了,小道是村民自行挖掘的,往上爬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一个开阔的视角,那里就是俯拍宏村最好的角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