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九)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九) (2 / 4)
        “梅花山·华南虎园景区位于上杭步云乡,与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相连。景区内有千年红豆杉、华南虎等五十多种珍稀动植物,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地带上的一颗绿色翡翠’,是集绿色生态、科研科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景区。”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核心保护区为89208亩,人迹罕至,是华南虎、梅花鹿、蟒蛇的重要栖息繁衍地。保护区内有全国罕见的大面积大径组天然杉木林。据福建记载的20株“杉木王”梅花山有六栋。据科考资料初步统计,保护区仅维营京植物有近2000种,有杜仲、建柏、马桂林、风光水、长苍铁村、稳花杉、半枫荷、沉水律等珍稀树种;有三尖杉、红豆杉、钟等木、黄杨木、紫心木、南方铁杉等名贵树种,还有65种竹类,大量珍贵药材、珍稀野花卉等。

        梅花山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一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天然动物园”。这里有兽类10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30余种、爬引类60多种,山溪鱼类36种,浮游动物近百种。才华南虎、金钱豹、云豹、羚羊、黑鹿、黄腹角雉,白劲长足雉和蟒蛇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龙岩市委、市政府对梅花山的旅游综合开发高度重视,建立梅花山旅游经济综合区。1998年成立中国龙岩梅花山华南虎拯救中心,并在上杭县步云马坊的茶盘洞建立华南虎虎园。虎园内还配套设立“蛇园”和“猴国”。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为了保护梅花山珍贵森林生态系统和奇特的自然景观,198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9月经**批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升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2月,在原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召开的“中国自然保护优先领域研讨会”上,保护区以“现存华南虎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被确定为“对全球有影响、具有国际意义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1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第二次研讨会上,保护区以“物种丰富、特有种多,在东亚植物区系中为华中、华南、华东区系交汇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8年,根据国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精神,龙岩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极为独特。保护区地貌特征以中山地貌为主体,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部高,东部低,山地面积占96.3%,少部为丘陵与盆地。区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最高峰石门山海拔1811米。地质岩层以侵入岩花岗岩为主;气候呈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3-18℃,无霜期长达280天;年降水量为2000mm,降水期长,降水量大,是福建省暴雨中心地带之一。由于地质断裂构造和流水深度切割作用的影响,以最高峰石门山和将军山为中心形成放射状的水系分布,是福建省闽江、汀江、九龙江三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水流三江地”之称,被誉为“八闽母亲山”。

        梅花山境内层峦叠翠,群峰突兀,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延绵数公里的黄连孟大绝壁,高山瀑布有兴隆瀑布、锣声瀑布,以及铁山罗地盘溪寨瀑布等。有大自然长期雕琢而成的丘山老鹰石、桂和的姐妹石、马坊的禾仓石、铁山罗地的三层石和出米洞,以及大源村的“金龟下蛋”等奇岩怪石,还有马头山寺、南蛮王墓、黎岭步云书院等人文景观。闽西民谣:“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里,里里十八窟,窟窟十八只金交椅”。金交椅指的是地下矿藏资源,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有铁、锰、铅、锌、钨、煤、磁铁矿和水晶石等。由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独特,区内自然资源呈现出明显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根据科学考察和森林资源调查统计,保护区内仅维管束植物有184科734属1628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蕨类植物107种,被子植物1499种,裸子植物22种。陆栖脊椎动物362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哺乳类66种,鸟类198种,爬行类69种,两栖类29种,鱼类65种,昆虫2000余种。在这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种中许多是古老的了遗、珍稀、濒危的种类。据统计,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钟萼木、南方红豆杉和莼菜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杜仲、鹅掌楸等15种,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53种;重点保护动物计有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豹、梅花鹿、蟒蛇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短尾猴、金猫等37种。物种繁多、资源丰富的梅花山,被中外专家赞誉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199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专家与国家林业部在闽、粤、湘、赣四省开展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后认为:“中国特有虎种华南虎,不仅在梅花山生存、繁衍,并且仍在频繁活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是现存野生华南虎分布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赞誉梅花山是“华南虎的故乡”和“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因而华南虎被国际自然联盟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濒危物种。1998年,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在龙岩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国启动拯救华南虎项目工程,先后从苏州、桂林调入华南虎种虎六只,开展华南虎野化繁育。同时投入1400多万元巨资,在保护区外缘的上杭县步云乡马坊村建立占地近7000亩的“中国虎园”。三年多来,经虎研所人员精心实施繁育技术,使5号公虎、4号母虎获得成功0,于2001年和2002年先后自然繁育出小虎二胎共6只,存活5只。华南虎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标志着华南虎在高海拔原野式散养繁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与发展。

        依托华南虎野化繁育基地,梅花山“中国虎园”同时建立了食草动物(偶蹄类)豢养区,园内现有梅花鹿、黄麂、矮马等30多只,还散养有猕猴、孔雀、天鹅等珍稀动物多种。梅花山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华南虎栖息地保护工程的建立,“中国虎园”的建设,不仅使梅花山这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闪烁出夺目的光芒。梅花山奇特景观和丰富的珍稀资源,成了中外游客理想的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当来到廻龙阁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上登廻龙阁位于上杭县临城镇上登村,又称回龙阁、罗登塔,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五层土木结构塔,外大门坐北朝南,通高16米,通面阔15米,通进深16米;一、二层为四角形,面阔三间;三至五层为八角形,三、四层为一间,四、五层不隔层;一层至四层楼梯沿墙旋转而上;悬山顶。附属文物仙人桥,位于上登廻龙阁右侧10米,建于明代,单孔石拱桥,鹅卵石砌筑,东西走向,桥身长28米、宽4.8米,桥跨12米、矢高9米。”

        当来到七峰山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上杭七峰山位于上杭县北面,距县城4公里。这里林木苍苍,四季常绿。据上杭县志载:‘杭川钟灵毓秀之山,此为第一’。山上近年修建了露天坐佛、九松亭、赏景台、福寿亭、敬师厅、春晖阁20多个景点,如来坐佛从外面看座佛像,其实这是一座高23米的五层建筑,一层为佛堂,二层为佛经阁,三层为迎宾厅,四、五层为佛像头部,整座佛像高大雄伟,是福建第一座大型佛阁。”

        当中国式的比萨斜塔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中国式的比萨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阁始建于1522-1566年间(明嘉靖年间),属于外斜内正的建筑结构。-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该楼,楼均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奥秘。该楼位于福建中都镇田背村口一河道边,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是上杭县境内目前保存最好的、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列为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云霄阁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重修,距今己有400多年历史,系土木结构,呈迭式塔形,共七层,高20多米。底层分前后两座:前堂为夫人宫,门前有联云:“黄鹤归来带得松花香丈室,白云飞去放开明月照禅心”。后堂为仙师殿,供奉仙师菩萨,有联云“佛地有尘风自扫,禅寺无锁月常关”。第二层为观音殿,奉观音佛像,有联曰“紫金山清源山不如此处神灵救灾更快,禅林寺义合寺总是共个菩萨求福在诚”。第三层为玄天帝殿,第四层为北帝祖师殿,第五层天后圣母殿,第六层为魁星点斗殿,第七层为钟鼓。

        云霄阁第一、二层为生土建筑,墙厚二尺,三层开始为圆柱顶立,木板为屏,开花板有五彩花纹,檐头八角翘鳖,葫芦屋顶,有木梯直通各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