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走进广西秀山柔水(四) (3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走进广西秀山柔水(四) (3 / 8)
        伏波山又因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有“伏波胜景”之美称。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

        伏波山景致优美,岩洞奇特。山的东面是临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听涛阁,西面有登山石阶,可达半山亭和山顶,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画的水光山色。

        伏波山公园由多级山地庭园组成,有还珠洞、千佛岩、珊瑚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及大铁钟等景点和文物,集山、水、洞、石、亭、园、文物于不足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成为独特的桂林山水的缩影。

        秦朗天来到伏波公园,便微笑地介绍道:

        “我们今天第一个景点,从伏波公园开始介绍。”

        伏波公园。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级台地庭园景观--伏波胜景。在这个三开对称,硬脊斜坡,黄琉璃瓦盖的仿古牌坊建筑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图南先生手书“伏波晚掉”的匾额,令人顿生诗情画意。第二级平台上“u“形的临江游廊与平台北边的档土墙自然形成一个院落,院内种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换,妙趣横生。廊前置亭,亭内存放着一口“千人锅”,直径1米,高约l米,重约l吨,它与还珠洞入口处左侧的古钟同为定粤寺的法器。古铁钟高2.5米,径1.7米,重2524公斤,铸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定粤寺建于1651年,用于宣扬明朝叛将孔有德协助清朝平定两广的功劳。

        继续前行,秦朗天一行便来到了听涛阁景观处。

        听涛阁。伏波山孤峰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则枕于陆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伏波山景致优美,岩洞奇特。山的东面是临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听涛阁,西面有登山石阶,可达半山亭和山顶,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画的水光山色。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钟亭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此亭名为钟亭,它位于伏波山南麓,还珠洞南口西侧,为单层翘檐攒尖顶4角方亭。高4.7米、,宽4.5米。长4.4米,面积19.8平方米。因亭中存放古钟而得名。”

        钟亭方正古朴,与文物协调和谐。古铁钟高2.5米,径1.7米,重2524公斤,铸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用以宣扬孔有德封藩建旗之功。钟顶部有《多心经》一卷;四周各栏用“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常转”作铭文的引首;钟体为“本旗功德主金名”,实则是当年军事头目的名录,以宗教掩盖政治目的。这口钟,过去作为寺门的法器,成了历史发展的见证。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还珠洞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现在我将带大家进洞去游览,请大家注意安全。”

        还珠洞位于伏波山的山腹,古时只有临江的一面有洞口,要坐船方能进入,后来人们在西面和南面开了两个口,这才可以从陆地步行入洞。洞内高4米~6米,宽6米~8米,总长120余米,面积600余平方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