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畅游宝岛--海南(四) (8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畅游宝岛--海南(四) (8 / 12)
        南山海上观音释义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推行教化。

        观音菩萨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所现妙容,所说神咒能使众生无畏。信众尊称其为施无畏者。观音菩萨的主体是圆融清净宝觉圣观音,称正观音。对应主体有众多化身,最早的是对应六道--众生轮回的途径而言的六观音。度天道是如意轮观音,度人道是准胝观音,度修罗道是十一面观音,度畜牲道是马头观音,度地狱道是圣观音,度饿鬼道是千手千眼观音。应众生机缘有三十二观音,显法像有四十八观音、八十四观音。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被设计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从每尊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圣像,环绕一周方可看清三尊手势各异的观音圣像全貌。南山海上观音圣像是观音化身和**的综合体现。三尊观音手中分别持珠、持莲、持箧,各有不同寓意:正面为手持经箧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经箧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能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右边为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左边为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观音是密宗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观音的三昧耶形,喻“常乐我净”四德;是佛门中的圣花,象征众生的肉团心,莲体清净,出淤泥而不染,根茎通心,象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

        此三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

        观音圣像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如果说自由女神像代表了西方世界“自由”、“平等”、追求个***的思想,那么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就是东方世界‘慈悲’、‘智慧’与‘和平’的精神象征。

        南山海上观音像的造型设计集中了各个时代造像艺术的经典之处,并将其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极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其衣袂飘飘似举、其面相慈悲庄严,犹如踏海而来,欲度众生脱离苦厄,整体形象令人一见而生崇敬之心,是“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结合。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秦哥哥,前面就是长寿谷了,要不你先跟我们介绍一下。”钟意微笑道。

        “长寿谷是以‘寿’字为载体,讲述‘长寿谷’的来由、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秦朗天微笑地介绍起‘长寿谷’来。

        长寿谷

        长寿谷,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其主要景观包括:“无量寿佛”、“流水尊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增福添寿的美好祈福。是老年游客必游览驻足的景点。

        牌坊上的“鳖山寿谷”四字是海南省书协主席吴东民先生所题。为什么叫鳖山寿谷呢?传说观音的坐骑巨鳖行至南海之滨时,发现这里是福地洞天,人杰地灵,这里的人都长命百岁,于是巨鳖便畅饮南海之滨,伏卧福地,形成了今天的南山。从飞机上俯瞰南山,南山是鳖形(体形似龟的动物)。南山东麓的泉水缓缓流下,浇灌着南山下的土地。饮服南山水土的人们都是长寿者。所以我们把此汇水谷线做成长寿谷,便形成了今天的鳖山寿谷。结合入口设置售卖点,为游客提供寿仗、吉祥物、纪念品等服务。大门内侧用寿文化碑廊围合空间,形成统一的寿文化活动广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