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鸟瞰中原大地(四)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鸟瞰中原大地(四) (4 / 8)
        “炎帝于神农山尝百草,宣药疗疾,救治子民,肇启了中华医学之源,被视为中医的开山鼻祖,今人建庙以示纪念。游客至此有‘祭拜神农,百病全消,平安一生’之说。”

        当直升机飞到云阳塔林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云阳寺东侧云阳河谷三级台地上,系云阳寺僧人圆寂后埋葬灵骨的墓塔。原有塔七座,现存五座,均为密檐式和尚塔,其中元塔二座,明塔一座,今人复修塔两座。而元代的‘普通之塔’是为众多僧人合葬而立,较为罕见。”

        当直升机飞到风雨石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一块饱经风雨、历经沧桑的孤石,石头上布满了横竖条纹,就象是被风吹裂的皮肤一样,据当地老人讲这是一块知风知雨、预报天气的奇石。因此,当地还流传这样一个谚语:‘上山不上山,摸摸湿和干,它干就敢上,它湿往回转。’”

        当直升机飞到云阳寺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云阳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叫寿圣寺,元中统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圣果寺。现存山门、四大天王殿、西方三圣殿、大雄宝殿四座建筑。寺院的东北方向现存方形密檐式砖塔3座,塔高4-6米,仿唐代风格,分别为元、明、清三代建造。云阳寺(佛教)和清静宫(道教)仅一墙之隔,是一处我国极为罕见的佛道共荣之所云阳寺依山傍水,借助山势逐层而上,四组建筑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级平台上,在鼎盛时期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0000多平方米。1982年,沁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云阳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统元年(1260)《重修寺记》云:‘其山曰云阳,寺曰寿圣,居山之中。四顾之群峰,甘泉上涌,西南堉圃,下承东北。右邻紫金之巅,阳瞻白玉之沁,真兰若宝方也。’清代更名为云阳寺。”

        当直升机飞到猕猴苑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猕猴苑是国家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神农山太行猕猴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玩赏和研究野生太行猕猴的最佳基地。韩愈《题西白涧》诗中曾对云阳山猕猴描绘道:‘群猿见之走绝壁,绿峰虚睇弗劳力。呜禽面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当直升机飞到始祖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医祖庙后,它既像一块巨石,又是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因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并称为中华人文始祖,故而得名始祖峰。”

        当直升机飞到王母洞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由五座天然溶洞改造而成,唐代开凿,明代增修。洞内上镶额石,有‘皇明宗室’、‘郑藩图书’印章字样。近代复修以琉璃瓦覆顶。王母洞下有‘东海泉眼’,泉水甘甜可口,终年不枯。”

        接着,直升机带着秦朗天来到了第二个景区--仙神谷风景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