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拥抱千湖之省--湖北(一) (5 / 10)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并且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在开往长江大桥的车上,秦朗天快速地换了运动服。因为接下来就是宣传片的拍摄。
当与等候在大桥上的一队男女运动员会合后,秦朗天便下车,来到这群运动员中开始领跑。
这是节日的武汉,这是光辉的武汉。在大桥两边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手捧鲜花跳起了大桥舞,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渺。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就在此时,一只黑影从远处渐渐地飞来,放大,放大,来到近前游客们才惊喜地发现,原来是惜日飞去的黄鹤今天又飞来了。只是它的背上还坐着一个人。
原来这只飞来的黄鹤正是采用现代工艺手段制作的黄鹤热气球,它背上坐着的正是身着古装、大名鼎鼎的秦朗天。
秦朗天在热气球上悠哉游哉道:“今人已乘黄鹤归,旅游圣地黄鹤楼。”
这也是对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回应。
在扩音的作用下,秦朗天的声音传遍了黄鹤楼的每个角落,令所有的游客都能听到。于是游客们纷纷来到旷野,目睹‘今人已乘黄鹤归’的奇景,享受着‘旅游圣地黄鹤楼’的韵味。
第42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