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七)士族一步不退 (1 / 3)
尹礼这一番冷言冷语下来,问得黄霖一愣一愣的。
这时吏部左侍郎尹直站起身恭敬道:“大人息怒。我大燕选官任人,自有成例。凡是我大燕臣民,只要品行足够好、才学足够高、身世清白,皆可为官任职。姜耕叛主之臣,品行有亏;无名篇流于士林,无高论见于朝野,因此我大燕上下未知其治学之能;至于姜耕是真的战败被擒,还是有意刺探甚至扰乱我大燕朝堂,那就不得而知了。”尹直乃尹礼之侄,其父尹让乃尹礼之兄,与尹礼自小感情极好,官至北海国相,早逝,因此尹直一直养在尹礼膝下。
尹礼见尹直第二个就跳出来顶撞他,恨得牙痒痒,心想:这个臭小子,回去非要好好揍他一顿!
但是尹直官至吏部左侍郎,这个职位在朝中号称“小天官”,可见分量之重,在加上门下省实际上的首领黄霖率先反对,基本上已经代表了三省官员的立场。
尹礼目光扫过黄霖,黄霖有些心虚,但还是装出强硬的姿态;尹礼目光又扫过尹直,尹直怡然不惧,坦然针锋相对。
尹礼又扫过其他人,目光躲闪者有之,态度继续强硬者有之,但总体来说,超过七成地官员还是认为姜耕德不配位,才不堪用。
尹礼饮了口茶,起身道:“姜耕其人,国士之才。其所著《御秦七策》,高屋建瓴,微言大义。堂上诸君,饱读圣贤之书,深明国家厉害。又何必故作有眼无珠?”
礼部尚书兆佑德道:“首辅大人,姜耕大才,我亦钦佩。”兆佑德此言一出,堂上众僚除了一些侍郎、尚书纷纷向他看来,面色不善。
兆佑德恍若不觉,继续道:“但是,自古以来,多少官吏因为德不配位而酿成大祸,为恶大的,祸国乱家;小一些的也为祸一方,鱼肉百姓。因此,古代的圣皇们选官任人无不以德行为第一要则。三纲之中,君纲为重;人伦之首,要在忠君。姜耕叛国二臣,有何面目立于我大燕庙堂之上。”
“唉。”尹礼重重叹了口气,道:“你们的担忧,我也认为很有道理。但是毕竟姜耕此人有谋国之才,又得陛下器重。不如这样,仍然让他任中常侍郎,至于行走内阁,则不必,如何?”
尹礼话一说完,尹直直接跳出来大声道:“大人,不可。中常侍郎,皇帝近侍,天子喉舌;又兼常伴圣驾,有框补皇帝过失之责,怎可用以小人。况且姜耕,秦人也?岂有任用秦人参预我大燕机要之理?”
尹礼早知道今天的事不会顺利,因此心下早就做好了调节方案,只要百官答应,皇帝那边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想到他一提出来,就有六部实际上的领袖尹直率先反对。
这些三省的官员,立场出乎出乎他意料的强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