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谷茶香满山门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灵谷茶香满山门 (1 / 2)
        大明万历九年,春,江南应天府江宁城外钟山灵谷寺,笼罩于一片烟雨朦胧的薄雾之中。此寺历经千载,更得太祖洪武皇帝御赐金匾,当真是显赫一时,风光无限。寺院东首有一处临湖水榭,其间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两个伟岸的背影正对席而坐,相顾无言。

        “哈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沉寂,当朝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挽着宽松的衣袖提起茶壶将面前的两只空盏斟满:“殷兄,京城匆匆一别到如今再见,不想我也是两鬓斑白,垂垂老矣。遥想当年我等在徐阶阁老门下时,一腔热血指点江山,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啊。”

        甘甜醇正的茶香铺面袭来,令人沉醉,殷正茂深深吸了一口,不禁流露痴迷之态:“一别数载,老朽虽身处山郊荒野亦听闻叔大你辅佐幼帝,文治武功旷古绝今”。说着,他微笑着捧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表面的汤氲,连连点头称赞:“甘爽淳口,苦而不涩,老朽提督两广之时,最好此物,叔大竟然还记得。”

        张居正端起茶盏嗅了嗅,面色平静如水:“这普茶乃是黔国公进贡给朝廷的,知是殷兄所好,才特地吩咐游七带上了。遥想那些年殷兄你先定两广,再平倭乱,当真是威镇寰宇,名满南国啊。”

        “惭愧!惭愧!”殷正茂连声赔笑:“老朽已是垂暮之年,蓬头历齿,耳聋眼瞎,辞官归乡后更是躲在深山不问世事!着实辜负了朝廷之恩,叔大之情呐!”

        张居正浅浅嘬了一口橙绿色的茶汁,神情转而变的忧郁:“自陛下登基任我为首辅以来,不到十年光景。我大明可谓国泰民安,兵精粮足。可谁料在世人眼中,却只道我独断专权,任人唯亲?”

        殷正茂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但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出言劝道:“于少保危难之中挽救大明落得身首异处,徐阁老忠心为国却换来个权奸的名号。世间本就多鼠目寸光之辈,叔大你宰相肚里能撑船,又何须将此等风言风语放在心上?”

        “世人非议,我岂会在乎?但若像殷兄这般的多年知己亦是心存芥蒂,还怎能无动于衷!想我与那高拱只因政见不合最终闹得不欢而散,此事竟成为你我兄弟间的一个心结,更有甚者,致使殷兄你毅然辞官,归农返田,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张居正掩面,怆然泣道。

        “叔大与我有同科之谊,高阁老对老朽亦有知遇之恩。你二人相争,实非我所愿,故而也只能远离朝政,闲云野鹤。如今逝者已矣,还提这些成年往事作甚?”殷正茂辞官后还是第一回与张居正当面谈及高拱,难免心中不安,但多年的宦海浮沉还是让他面不改色,处变不惊。

        就在殷正茂聚精会神准备应对张居正接下来的发难之时,却怎料他脸色一变,一扫适才的阴霾,笑着从袖中摸出了两封折子,摆到桌上:“也罢!许久未见,莫再提不快之事!人老多情,难免念旧,去年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政修都也已乡试夺魁,不禁令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故而此番特给宗傅贤侄和高阁老的独子务观贤侄在京师里安排了个一官半职,权当作弥补我当初的过错,还望殷兄莫要推辞。”

        “犬子愚钝承蒙错爱,倒是务观贤侄天资聪慧,若再得叔大扶持,假以时日,必能够成为叔大你的左膀右臂,高阁老泉下有知,也当瞑目。”

        张居正见殷正茂爽快答应,并未推辞,满意的点了点头,信手将官凭推到他面前,说道:“既如此,那就劳烦殷兄将这封上任文书转交务观吧。”

        “好,那老朽就跑一趟新郑,可不敢辜负了叔大的良苦用心啊。”殷正茂伸手想要去接,可谁知张居正却并未松手,反而用力的将官凭扣在了石台上。

        直视着殷正茂疑惑的目光,张居正语调瞬间变得冰冷:“务观丁忧期间,朝廷已差人去过新郑,却未能寻到他的下落。殷兄此去,岂不是白跑一遭?”

        “竟有此事?老朽着实不知啊!”殷正茂眉头微皱,满脸诧异,看似事先毫不知情。

        沉默,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长久的沉默,周围的一切都好像静止了一般。两人的目光紧紧交织,张居正锐利的眼神犀如闪电,殷正茂深邃的双眸则浩如烟海。无声的对峙,最终还是殷正茂率先支撑不住,一缕转瞬即逝的惶恐从他混沌的眸中一闪而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