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妖鬼 (1 / 3)
听到吕文显的名字,众人都很吃惊。这吕文显就是临海郡生人,可此时他不应在此地啊。刚才家仆报的吕文显的官职左中郎将品级并不算太高,且只是加的荣誉性质的虚职,他的实职中书直阁即中书通事舍人的的品级就更低了。但当今之世,官员权势的大小早已不能只看品级了。先秦到汉初,三公自然是品级最高且实权最大的官职,但自汉武帝架空外朝建立所谓中朝后,外朝大臣们虽然品级仍高,但逐渐开始失去实权。当时是用中书令、尚书令等皇帝的侍从小官向皇帝启奏文本、草拟诏书,直至主掌机要。而后世随着这些官职渐渐获得了实权,品级也有所上升,皇帝们又开始心生忌惮,用各省的长官下属的出身寒门的舍人,即侍从的侍从再来架空长官并掌握实权,直接与皇帝接洽。舍人们仍旧普遍受士族鄙夷,但权势日重,虽是官阶最高的三公有时也有所不及。这种情况亦是从刘宋到本朝都存在的三大政治特色之一,此三者即:门阀任高官、寒人掌机要、宗王镇强藩。
吕文显的出身是临海郡的寒门,他以办事严苛而得到两代齐帝的欣赏,与吴兴茹法亮、会稽吕文度等几人是当今皇帝最为宠信的近臣,这些恩幸们轮流入朝担任中书、门下、尚书、秘书四省的舍人,被世人称为“四户”,把持大权,势倾天下。据说之前顶级门阀琅琊王氏的领袖、太尉王俭都曾对人发出感慨:“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下面的各级官员们自然也不得不像《论语·八佾》中王孙贾所说的那样“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了。现在这吕文显忽然奉上命到此,大家都不禁紧张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沈昭略已领着吕文显一行人进来了。陈玉看到这吕文显大约五十多岁,短须微胖,丹眉细眼,左脸上还有个酒窝,面貌和他的严苛之名并不能对上。
吕文显边进来边对向他行礼的后生们点头作答,并与沈昭略说道:“吕某来得仓促,不知沈府君家中正有白事,实在失礼。”
沈昭略道:“吕中郎回归桑梓,何不先知会一声,地方官来不及准备,才是怕失礼。家弟昭嗣新故,家中哀寒,还请吕中郎莫怪。”
吕文显握着沈昭略的手,叹口气道:“哎呦,令弟正值英年,可叹旻天不吊,不假岁月,还请明府君节哀。吕某是操劳之命,此次匆忙返乡实非为私事,而是受天命所差。”
“哦?不知圣上有何旨意降予沈某,特使吕中郎亲自前来传达?我让旁人先退下吧。”
“非也,非也。实不相瞒,吕某此次非为沈府君而来,而是专程来请董老先生的。”吕文显这时也已看到座中的董率法,忙向前行礼道:“董老先生别来无恙,天子有事,特派吕某来请先生相助。”
董率法听到他说竟是为自己而来,有些诧异,起身回礼道:“吕中郎,贫道老迈,不知还有何事能助天子?”
“这个嘛,”吕文显停顿了一下,道:“这是天子的要紧事,要请董先生去台城。我等风程仆仆赶到天台山,却被告知董先生前脚刚被沈府君请去,我等就急忙赶过来了。原来董先生是来为沈府君之弟做法事,还请董先生先随我们回台城吧。”
吕文显正说着,沈昭略放眼一扫他身后的一行人,开口道:“这不是萧郎吗,原来萧郎也同行到此了呀。”
一行人中有个人于是向前走出几步,向沈昭略拱手施礼道:“正是。请沈府君节哀。萧某也是奉命同来请董先生的。”
吕文显道:“是啊,是啊。圣上派吕某来,是因为临海郡是吕某家乡。而萧郎与董先生是忘年好友,此次也正是萧郎向圣上再推荐董先生。所以萧郎才是来请先生的主要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