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的回忆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浙江大学的回忆 (1 / 4)
        考入浙江大学时我选的是工学院电机系,我的学号是:36211。1947年开学,我和沈鼎新(高中同学)带着行李乘火车到杭州艮山门车站下车。

        大一的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大二课程是理、工科的专业基础为必修课。到大三才开始学专业课,大四最后一年电机系的学生又分成“电力”、“电讯”两个组,我选择了电力组。为了学分的需要,我又出奇地挑选几门选修科:天、自动电话、电力铁道、汽车驾驶、德文、社会发展史(这是一门解放后的时髦课)。专业是坚定的,兴趣是多样的。

        1、大一上学期---1947年下半年

        一年级住在杭州艮山门外的华家池,是浙江大学分部,不分专业混合居住,20多人的大宿舍。华一斋102,住16个人,有沈鼎新、华天宝、竺原芝、朱学震、沈世武,我向沈世武学习天文,开始对天文又感兴趣。学理论,看天象。有时半夜起来,寒风刺骨还到野外看天象,向竺原芝学习围棋和二胡。有校车往返于华家池和校本部之间。华家池教室则是临时活动房子。学校分部既没有围墙也没有实验室,周围都是农村。华一斋的北面有一家农村小店,有小坛酒酿我们经常去吃,有时候吃片儿川,小店的北面有一条小路,像条堤坝,两旁是小树,我们在小路上散步…。

        竺可祯日记中说:““……八月十九日???星期二???[杭]?????晴

        ……二点半开招生委员会,决定录取学生。决定甲组理、工以45分为及格,乙组文、法、师以43分为及格,丙组医、农以41分为及格。如此可取360人,投考者3300人左右,约九人取一人也。”

        1947年夏天全国发生“反饥饿、反内战”的轰轰烈烈的**,浙大的同学们是站在全国学运的前列,到1947年暑假**反动派在全国开始了镇压行动,当时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成为他们的目标。(当时我还没有进浙大)

        对于我们初入大学的一年级同学来说承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暑假结束后我们回到浙江大学本部。传来于子三烈士己英勇牺牲了的消息。

        10月25日于子三和郦伯瑾同学和校友陈建新、黄世民参加校友汪敬羞的婚礼,由于来不及返校,住在旅馆而当晚被逮捕。10月29日于子三同学受电刑致死英勇牺牲。**反动当局慌了手脚,把监狱牢房很高的玻璃窗打破,拿出一块三角形碎片作为伪证,反咬于于三烈士是畏罪自杀,**反动当局请校方竺可祯校长和李天助医师帮助作证,遭到他们拒绝,这就形成全国解放前最后一次的大规模的“反迫害、争民主”的**高潮。

        为了把于子三烈士被迫害致死真相告诉全杭州市,学生自治会组织了申诉队,校本部成立了7个队,华家池分部成立了4个队。出于正义感,我们一批一年级新同学参加了申诉队,在农学院大哥哥大姐姐带动下到本市各大中学校申诉于三烈士受迫害的真相。

        于子三事件得到全国学生响应发展成为“反迫害、争民主”的继“五·二○”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反动当局一直拖延于子三烈士出殡时间,害怕出殡活动带给他们不利的影响。经过校方和学生自治会多次交涉,同意在1948年1月4日出殡,口头同意,实际上**反动当局布置了破坏。从1月3日晚,**反动当局就对浙大本部附近实施了戒严。学校附近街道特别安静已有便衣特务巡逻。1月4日早晨我们从农学院到了本部,9时广场全校同学集合正准备出发,就有**特务冲进学校把我们集合的队伍冲散,有4位同学给打。我们同班韩祯祥同学的头顶给棍子打伤出血,我们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好体育教师舒鸿教授站在阳明馆的阳台上急呼同学们赶快还手,这时候同学们才清醒起来还手,围绕着冲进来的特务和打手,由于同学人多,抓到了11名打手,有一名特务拔出手枪,同学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逃走.这事件当时称为“一·四”事件,**反动当局反而颠倒黑白在《东南日报》上说,由于**杭州市实行宵禁,人力车生意清淡,工人和学生讲理,形成互殴、受伤同学还要被传讯受审法庭,同学们十分气愤,学校帮助同学申辩真相,气愤和申辩都无用,这一事件就不了了之。**反动当局的阻挠出殡和欺骗杭州市民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实际上**做了蠢事,把我们相当一批涉世不深的一年级新同学打到革命的道路上来。后来阳明馆前的广场命名为子三广场。

        2、大一下学期----1948年上半年

        经过多次交涉,**反动当局终于同意了3月14日给于子三烈士出殡安葬,但限制了人数,不准游行,不准喊口号,学校派了5辆校车送了300名同学。学生队伍上街要求向于子三遗体告别。到了警备司令部门口,遭到高压水龙的阻挡。同学们还是冲进去了。我看到于子三躺在一块木板上。颈部一个“刺刀”的伤口,身上盖着国旗。这是学生会安排布置的。向遗体拍了照。向同学们卖照片。我买了一张,留作纪念。我在照片背面写上“子三烈士,你安息吧!”迎接了子三烈士的灵柩,安葬在竺可祯校长选定的凤凰山浙大公墓。

        对天文感兴趣了。1948年5月发生的日环食,我提前计算了两个多月。为了要正确计算杭州地区的食初、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的时刻与方位,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7位对数表作为计算工具,准确到秒(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用电脑计算,编程花了一天时间,计算仅用一分钟)。日环食发生时刻正好阴天,看不到天象。只觉得天色变暗,街道的路灯都亮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