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前世的蚂蝗金服 (1 / 2)
2020年11月3日晚间,蚂蝗集团a+h股上市被按下“暂停键”。
**披露蚂蝗集团暂缓上市的原因,称蚂蝗集团实际控制人及执行董事长、总经理被监管约谈以及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事项,可能会使得蚂蝗集团不符合相关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当晚,阿离巴巴美股低开8%,市值一夜蒸发近700亿美元,阿离巴巴发行的美元债券全线下跌。
蚂蝗集团在发布《致投资者》称,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深表歉意,并将按照两地交易所的相关规则,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
此前,蚂蝗集团因有望创下世界资本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而备受瞩目,其股东中不乏世界顶级主权基金等投资机构。无论是否成功上市,蚂蝗集团已经成功搅动资本市场这一池春水。
蚂蝗暂缓上市出乎市场意料,“此次上交所作出的决定是出乎市场预料的,在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着重提出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这也是上交所积极落实相关部署的表现。”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沈萌认为,监管新规可能造成蚂蝗业务结构的变化以及估值的调整。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对蚂蝗集团做出暂缓上市的决定是有必要的。
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李楠则对时代财经表示,蚂蝗集团之所以被暂缓上市,一方面是由于其犯了一些金融的常识性错误,另外一方面是它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科技公司不合理。
此前,有市场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市场上比较有名的所谓金融科技公司都是科技金融企业,其在定位上更像是金融公司。无论是在业务还是产品上,与传统金融机构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李楠认为,蚂蝗集团成为了事实上的金融中介,其本身囊括了支付、贷款、投资等功能,这些功能原分属于投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蚂蝗集团将这些功能集中以后,它的风险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是一样的,甚至还可能出现利益冲突。
“蚂蝗集团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判断贷款的信用风险,的确有助于评估信用风险,可以覆盖到大量的原本不能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是属于普惠金融的一部分。”李楠表示。
但蚂蝗集团主要的动机是谋求高盈利,这也会产生非常大的道德危机,甚至导致其进行过度的风险投资行为,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在此之前,上交所已经准备了蚂蝗集团主题“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的上市敲钟仪式。蚂蝗集团也一再强调其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生存,其ceo胡晓明曾表示,金融科技让小微企业不用求人也可以获得贷款。
但蚂蝗集团招股书显示,在其微贷科技平台发放的2.15万亿信贷中,仅4217亿流向小微经营者,占据全部信贷规模的19.6%,剩余80%左右的信贷均为消费信贷。
银**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曾发文谈到,“花呗”与银行**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李楠指出,蚂蝗给消费者提供的花呗、借呗等消费贷,让大学生或者年轻人过度消费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诱捕性的借贷,不是普惠金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美国2008年的金融海啸起源于就是次贷危机,一种类似的诱惑性的借贷。
沈萌也认为,蚂蝗集团在具体运营中涉及利用小贷平台及互联网过度放大资金杠杆等问题,长期处于监管之外,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而其大数据技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规避作用,但是在其业务过程中牵扯大量传统金融机构和表外资产,大数据无法真正做到全方位监管。
金融科技板块估值或重塑,有香港证券从业者在接受时代财经的采访时表示,若蚂蝗想重新上市,需要保荐投行根据交易所规定进行整改后再次提交申请。沈萌则认为,目前来看不仅是补充披露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到上市主体业务结构和估值的调整,短期恢复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