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老仙叟赌赛始得骥,纨绔子扬鞭初离乡
苏长卿并不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但也不出生于破落户中。他住在离澄広镇不远的山间院落,避开了尘俗。其父苏牧是个颇有技艺的木匠,其母王嬗则是镇上教书先生的女儿。小长卿老早就混迹私塾,在他外公王老夫子那里啃了几年书。那小长卿为人聪慧开阔,王老夫子有评语曰:此子大器没有,小才多多,无经天纬地之才,倒有游山玩水之乐。宜子承父业。那苏夫人一听可不乐意了,可不想他儿子再学那些锥子凿子劳什子,硬把他塞在寒窗苦读的书生中。
小长卿听**王嬗曾说,当年他父亲追求她的时候,送了各种各样的木雕。“长卿啊,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当然你父亲给我木雕都是七仙女样的,还一口一个说像你老妈我。如今啊,给镇上的肃雍殿雕了些活菩萨,就说你老妈我脾气像个夜叉。”苏母说到激动处,还揪起小长卿的耳朵,“你可别跟你那个老爹学坏了,脾气温温和和的,没事却阴阳怪气。”每当这个时候,逃学的小长卿都会呀呀吃痛,赶紧求饶,屁颠屁颠跑回私塾去了。于是,为了防止小长卿学坏,索性连他老爹的木匠手艺也不让他学了。他老爹倒是分外开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家手艺失传,说是这东西灵气都在骨子里呢。说来也奇怪,自从小长卿握笔写了第一个字之后,画画却也无师自通。后来这长卿除了练就一手好字,倒也绘得一手好画。每当苏母看到课本上的勾描,总是忍不住叹气,这纸画跟木雕也相差仿佛了。
那长卿写文章酷爱信口胡诌,厌恶引经据典。及至成人,四书五经没读通透,也吟诵不成什么“之乎者也”来,连个掉书袋也算不成。王老夫子常叹息道:才而不用是为骄,能而不为是为惰,既骄又惰,是为朽木。其中言外之意也有讽刺苏父的手艺。在读书人看来,木匠之技,不过是门糊口的生意。苏长卿却不以为然,认为书本上不过是些仁义道德的论调,重复累赘,说一遍便记住了,何必翻来覆去提起。于是他闲的时候喜欢钻研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术,也爱去肃雍殿听那些老道士讲些民间传说、山水故事。
苏父平时多给镇里百姓做些门窗桌凳之类的,也给殿里的窗格、屏风、隔扇雕些小物件。逢年过节,殿里香火鼎盛之时,他便去那里摆卖些木匠小玩意,多是花卉鸟兽,也有道家人物。肃雍殿里的道长跟苏父倒是热络,偶有月下讨论道法之时,回家便至深夜。苏母则是帮着王老夫子经理私塾的琐事。
到长卿弱冠之后,苏母每每劝他进京赶考,求取功名,苏父倒是也不赞成也不反对,颇有道家无为而治的感觉。他外公却是坐不住了,一把年纪虽说不再教书,却仍旧诲人不倦,老是劝苏母打消长卿入仕的念头,省点积蓄不如娶个好媳妇。长卿闻言却暗自忿忿,叹外公不会识人,偏要去考取功名。
今年初春长卿便常说参加京城的秋试,之后倒也装模作样读了几个月的书。期间苏母格外尽心,端茶倒水,添衣加饭。苏父却常常笑而不语,摆弄木头,时而叹息说,“木雕之巧在于匠心,可这人学之能在于天意哦。”听闻此言,长卿装的更为卖力了,心思却神游物外,对于苏母则颇有愧疚,但只要想着离家之日,便得解脱,只觉求取功名不过探囊取物。
今年八月二十三举行秋试,因为路途遥远,长卿六月十八立秋便要出行。这日一早,苏母见长卿收拾停当,嘱托长卿要尽力考取功名,还叮咛他要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贼匪。
“娘,孩儿今天占卜过了,宜出行忌嫁娶,不用担心我的。”长卿见母亲唠叨个没完,都快日中了,稍加制止。
“你个小屁孩还懂这些!娶媳妇的银两都给你当盘缠用了,看来这个‘忌嫁娶’倒是真的。”“娘!”“不说了,不说了,人一老就唠叨个没完。”“我娘不老,看起来就像黄花大闺女。”“去去去,怎么说话的。油嘴滑舌的。”本来垂垂欲泣的苏母,此时又羞又怒的样子。“我外公不来送我吗?”虽说王老夫子不看好长卿,但平时对长卿倒也和蔼亲昵。
“昨日我在镇上摆摊撞见了,你外公他跟镇西那个孟老夫子赌赛,说是。。。。。。”还没等苏父说完,便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迎面一精神矍铄的老叟,须发皆白,飘飘然骑马而来,停在这山间小院中。
“吁~”“外公!你怎么还会骑马?”“你外公我年轻时岂非翩翩少年哉!昨日孟老头子跟我赌赛,说我年老头昏,记不得事情,我便跟他打赌,若我一刻钟之内记下了那篇《太一生水》,便要取走他家那匹白马。这不,那四百余字的《太一生水》我只半刻钟便会诵了。以后这匹白马就归给我外孙了。”说完,他又勒马在庭院逡巡几圈,一脸志得意满,“你外公我厉害不?”“厉害厉害,我外公以前可是有着过目不忘之能!”长卿也识趣地拍马上之人的马屁。“你外公我还是有点老了。”
“爹,你快下来,一把年纪了还骑马。”苏母赶紧要拉下老叟来。“你莫担心我,想当初你爹我白马翩翩,俘获了多少女子芳心,也只有你娘能把我从马背上拉下去!或者我把你娘拉到马背上来!哈哈哈哈。”苏家人眼神迷离,马上老叟仙风道骨,真有一番谪仙气派。老叟眼中闪烁了一下伤感,接着便说,“长卿啊,你且看好了。这马术讲究‘一送二夹三蹭腿,晃鞭欲策马自发’,以你的小聪明,怕是不难。我再骑一圈,你且看好了。”说话间,老叟纵马奔出院落,驰向山林,百步之后勒缰回返。那长卿看得真切,倒也学的明白。初时还未澎湃的离别情绪,被外公赠马的心情引发出来,长卿不得不偷偷拭泪。
等到长卿上马,在院里溜达几圈之后,苏父才说,“孩子,我在你包袱里放了一把家里的锉刀,遇到歹人可用之防身。”苏母情难自制,只是不住哭泣。王老夫子倒是豁达,嗔怪女人哭哭啼啼不成体统。“母亲不用担心,孩儿会时常寄家书回来,这次一定能考取功名。”苏母忍忍抽泣,只说注意安全。至此,长卿策马而去,奔入林间。
“爹,你怎么哭了?”“马上实在颠簸,我眼泪都给颠出来了。”见女儿仍睁着泪眼看着自己,老叟赶忙扶腰说,“哎哟,我这把老骨头哦~都快散了~”那木匠倒是颇有眼色,“岳丈,我扶您进去歇息。”“哎哟,别碰这,疼,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