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十四章 借刀 (1 / 4)
魏子雄在营房中不断来回踱步,面色阴沉,眉头紧锁,就像只不知什么时候爆炸开的爆竹。
已经三天过去了,派去饮霞山拈云寺的那队人马竟还没有一点消息,探子只是回报拈云寺里已空无一人,寺内外并无激烈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人员转移的踪迹,当然即便有,也叫前几天的那场大雨冲洗得一干二净了。于是乎,派上山的那队人马连同寺中众僧人,一共三、四十人就这么说没就没了,更别说本来要抓的那条漏网的盐帮大鱼。
魏子雄一度疑心这会不会是盐帮的那几个俘虏设的圈套,故意引兄弟们去那座名副其实的破庙,其实其中是有机关或伏兵的,保管叫自己人有去无回。可这几天又反复细心的重审了一番,重刑之下这几个俘虏是纷纷改口了,不过新录的口供千奇百怪,相互之间根本对不上,明显是受不住刑罚胡乱编造的。因此这么看来,关中盐帮少堂主要拜访拈云寺主持的消息确实是真的。
可人呢?拈云寺的秃驴们在哪呢?姓于的那小子在哪呢?自己的兄弟们在哪呢?
若说魏子雄急的是兄弟们的安危,可那武关校尉吕大钟急的却是关中盐帮少堂主于琮佑的下落。谁叫天子如今越来越穷,之前灭佛令是与天下出家人抢赋税,结果反倒弄的人心大乱,没推行几年便又废了。可与私盐贩子们抢钱则不一样,若能抓住那盐帮少堂主,然后顺藤摸瓜端掉关中一带的私盐生意,天子家赋税要多出个两成不说,还不会有任何人心纷争与门阀派系的利益纠葛。因此生擒盐帮少堂主这功劳要报上去,吕大钟便铁定能迈过校尉这道坎升个将军,要是遇到天子心情大佳,说不定还能赐个最末等的爵位。
其实魏子雄很能理解吕老哥的这种急切的心情,自从他眼睁睁看着妻女在关前横死之后,便总是埋怨自己从前不够会钻营,若是早点升了将职,谋个妻女可以随军的轻松差事,便不会有这般惨事发生了。只是吕老哥如今有些不顾一切要往上爬的味道,昨天夜里甚至又下令再派队弟兄去搜山,魏子雄觉得如今情报不明,实在不宜妄动,便好心提醒了两句,结果那吕大钟竟然勃然大怒,差点要动用军法杖责自己了。
吕大钟之所以最后还是放了自己一马,并非是诸位同袍的面子够大,几句劝慰便能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实际上吕大钟真是动了怒,觉得自己向来帮衬他,怎么现在要与他对着干了?于是难免生了些疑心,觉得自己是虎头山一役立了大功,又与少阳派的两位仙师赚了不少人情,于是翅膀硬了,想要踩在他肩上往上爬了?可正又因为自己与那两位仙师,尤其是与章家小公子有了些交情,他吕大钟要动手时便难免要思量再三,可别因小失大,把章家这条线给搭进去了。章小公子临走前怎么说来着?可是当着众人面,说要修家书向父亲举荐他的。
不过魏子雄没空去烦恼兄弟反目的这些迹象,他实在是放不下失了踪迹的那十几个兄弟,只要能找到他们去向的些许蛛丝马迹,便有希望能顺藤摸瓜找到更多真相,甚至挖出藏在幕后的那个少堂主,岂不是皆大欢喜?因此最终魏子雄也没再坚持反对派人搜山一事,他只是暗地将二十人的小队分作了五队,每四人一队,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一旦有事便可及时呼应援救。
眼见这一天又要过去了,依然没有好消息,教魏子雄心头如何不焦急。正在此时,一名士卒突然闯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躬身禀道:“魏爷,有消息了。”
魏子雄一扫愁容,也顾不上训斥此人未经通报闯入营帐的过失,连忙问道:“什么消息?快说来听听。”
那名士卒喘了好一会气,道:“大刘那队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个人,说是这人清楚弟兄们和那盐贩子的下落。”
魏子雄忙道:“那还不快带过来,我亲自来盘问。”
很快那名士卒带来一名五花大绑的灰衣男子,此人身形健硕,不像寻常的山野汉子,倒有点像一名武夫。魏子雄见此人不似善类,便喝问道:“来者何人?你当如实报来,若有半句虚言,我便会教你求死不得。”
灰衣男子听到这般威吓,却也丝毫不惧,讥道:“哼,我好心来报官,不想却落得这般招待。我只道官府无能,没想到官军也这般绣花枕头,只会耍表面威风,却连个私盐贩子都抓不住。也罢,也罢,那十几条官军性命白白丢了又如何,与我何干?”
魏子雄心头一惊,不动声色的挥了挥手,先叫众士卒解了这人的绑,却仍是厉声问道:“我等武关健儿是不是绣花枕头,还轮不到你来妄评,你只管将知道的如实说来,必有厚赏,若有欺瞒,也必有重罚。你可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