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章 内斗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九章 内斗 (1 / 5)
        次日,青山最先醒来,只见眼前岚气氤氲,数丈之外皆是灰茫茫一片,望不见去路,也辨不清时辰。再看身旁的青溪与那于琮佑,一人四仰八叉,睡得十分香甜,可另一人却是蜷成一团,不时有些发抖。

        想想也是,青溪与自己在虎头山上吃了不少苦,一夜露宿倒也颇为习惯。只是可怜那少堂主,平日里都是睡那酥床软榻,这凹凸不平的石板叫他如何能睡得下去?一夜翻来覆去,估摸着折腾到四更才蜷着睡着。

        于是,青山在篝火余烬上又添了些干柴,重新生起火来。自己凭着昨夜捕猎的记忆,加上泥丸宫内那毫光般的神魂感知,很快在茫茫岚雾之中寻到了些野果作早饭。待一切安排妥当,便开始修炼吐纳术来。

        有了昨日的经验,此番修炼已是十分熟稔,任那道真气统御着元气,在体内任督二脉之间如奔雷般流转,不多时手脚经脉便已开始隐隐发胀。青山长吐了一口浊气,不过这次他并未停下,而是立即开始第二轮吐纳。

        几个呼吸后,青山明显感到泥丸宫处的神魂更清明了几分,脐下丹田气海也大了一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毕竟没人教导这门吐纳术,青山其实并不清楚自己身体能吸取、存纳元气的极限,此番不知不觉间吸入的气息太多,使得丹田气海处胀鼓鼓的,颇有些难受。

        青山很快发现了不对劲,立即试着将一部分元气疏导到经脉各处,体内别处虽没办法像丹田一样存纳元气,却能当做分流之所,使得丹田气海的压力大减,畅快了许多。

        但青山却心念道:“若是靠这个法子,那今天就都得这么盘坐着,什么事都做不了了,那不耽误了赶路?”思量再三,实在也找不到其他法子,索性放松下来,引导真气只在气海中盘旋,尽可能的将元气约束在气海一处。

        一开始,不少元气被堵在气海之外,反倒只得沿经脉逆行,叫青山好一阵难受。情急之下,不觉加快了真气在丹田之中的旋行速度,顿时间,似乎气海中又腾出了更多空位,使得更多的元气得以进入其中。青山心意一动,便试着使真气运转得更快一些,牵动着气海中充盈的元气逐渐也跟随着流转起来,最后整个气海都成了个缓缓而动的巨大气旋,竟将原本外溢的元气都裹挟了进来。

        一时间,青山觉得腹中暖暖的,如有一日初升,照耀得四肢百骸好不舒服,好不痛快。只是他并不知道,气海中的气旋每转一圈,原本那道奇异真气便会多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按理说,只有上乘功法才会传授元气衍生真气的法门,而且不同功法,法门也各不相同。比如“上元经”更重神魂淬炼,需要将气息小心运转至泥丸宫,经秘法裹挟一点神识融入气息之中,才能形成那一道微不可查的“清虚真气”,历经十数载这般淬炼、汇聚入丹田气海,才可称为小成,于呼吸之间便能温养神魂,传闻练至大成,甚至可以凭自身神魂摄敌心魂,伤人神志。而“紫气诀”则走的是炼体的路子,先以吐纳术尽可能多的打通体内十二经脉,每通一脉,便可运气凝得一脉“紫精”,融入气息之中就是“紫阳真气”,可以反哺体魄,有长生不死之功。

        莫看“清虚真气”、“紫阳真气”功效非凡,但修炼又何其之难。试想若非神魂足够强大,如何能匀得出一点神识入气?打通体内十二经脉又何谈容易?也就是说,即使是少阳派璞玉之资的弟子,没有二、三十年之功的苦练,休想摸到练上元经、紫气诀的门槛。

        如此说来,青山就这么轻松练出新的真气来岂不是太过儿戏?

        其实不然,青山体内本就有一道颇具灵性的奇异真气,有御元气、养神魂、自运行的效果。因此,这一年多来自己的身体经络、神魂早已被这道真气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常人即使修炼二、三十年之功也难有这般效果。如今练了吐纳术之后,又吸纳了大量元气,本来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差一个炼气的法门了。可那些教人凝元气、衍真气的上乘功法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也还是某个资质、悟性卓绝的老祖,机缘巧合之下自己悟出来的。青山得此机缘,其实也是水到渠成罢了。

        待青山睁开眼时,那两人仍未醒来,漫山的岚雾也没有消散,只是比先前亮堂了许多,人在其中有如仙境一般。

        青山估摸着时辰不算早了,忙唤起青溪与于琮佑,三人随便吃过些野果,又细心将篝火余烬用溪水清洗干净,直到看不出痕迹才继续往北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