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3 / 15)
”欧,这……翻译的还不错嘛”
尽管得到了中年老师的认可,夏阳也对我发出了“你**是个诗人”的称赞,我依然对自己的做法感觉有些欠妥当。过去的很多场面告诉我,这句话如果是对着一个人讲,或者放在某个情节里面抑或是电视剧的片段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真实的生活里面,这样一句有些矫情的浪漫主义的话,是没法说服所有人的。在这个混杂着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课堂中间,一定会存在着一部分人对我不屑一顾,认为我是一个卖弄风情的无知乡巴佬,还有少数人会像夏阳一样觉得我是个富有才华的人。在我看来最好是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哪一边都不会得罪,我也能安静下来。但事情已经发生,中年老师更是平添麻烦的说了一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大家不要认为到了大学就不用再继续学习了,要不然浪费的是自己的才能。”
而后发生的事情验证了我的预测,我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尴尬处境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境发生,后面的英语课除却点名的时间,我基本会离开第五教学楼的语音教室。其他的课程,我压根就不去参与了,找点事做,看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然而学期过半,几门专业课的任课老师数次让同班的学生向我转达了不满,下了通牒,最后直接告到辅导员老师那里。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找我谈了几次话,目的是让我去按时参加课程,并给我讲述了许多道理,无非是大学不能浪费,要认真努力否则会后悔一类的话,听着不痛不痒。可考虑到如果期末挂科,假期后的补考又相当麻烦,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按学分制的规定,大学时期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外还要辅修8个学分的公共课,我选择了2门相对简单的公共课程,大都是在学期后半段正式开课,期末的考核也只需交几千字的像是随想或是学后感这样的东西即可拿到学分。这个学期正式开始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各个专业课,内容晦涩,老师也都是一些古板,不讲人情的中年人。按照惯例每节课点名结束后,我就独自溜出去,要么在机房待上一阵子,要么就跑到图书馆。工业大学南校区新建的图书馆尚未开馆,我只得到西校区的旧图书馆消磨时间,书籍大多还在,只是摆放得有些杂乱,找起来有些费时间。
大一生多数人与我有着相似的做法,而他们去了网吧,台球厅或者去谈恋爱或者跟一群有志之士讨论创业的事情。我一个人在图书馆只能读些跟看电影,这样的爱好也很难让我找到一些知己,因为我喜欢看的作品都是出自一些上了年纪的作家,川端康成,张洁,马克李维等等。偶然的时候会碰到有人在读村上春树,但他们只看《挪威的森林》与《海边的卡夫卡》。其实认真算算,我自己都没有读过多少,作品又偏门,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对于一些流行作品,我也会去选择一些来看,可是市面上的流通的越来越多的是爱情以及玄幻,捧着看上一天,最多是消解无趣,水过地皮后,就没有太多的感受。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看,甚至能做到像说书先生一样去拆解故事,所以大概是我还没有找到个中的意义所在。而我也不打算在此纠结,喜欢《十二宫》的话就去找《**》《影子写手》或是其他相似的电影来看,不必把时间放在研究为什么弗朗西斯卡不跟金凯在一起这样的问题上。
图书馆二层东南角有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是用来专供正在考研或者准备考研的学生学习。大概有十二张桌子,原本可以坐下96个人,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行头太多,堆积如山,最后勉勉强强坐了50个。无论我是什么时间走进图书馆,都能看到那50个人早已就位,埋头苦学。这样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想起了2009那个年头。
于是我私下做主,把那里称作“2009”。几乎在所有人的意识中间“2009”都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不参加考研学习的人是绝不会擅自坐在那里,即便可以保持安静,习惯沉浸于自己世界的人也绝不会跑到那边。那些人看上去相当专注,一点也不在意外面的事情,就像是16岁左右的我,三年的新明中学,我似乎也是这样的专注的过来的。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入睡,中间除却早饭午饭晚饭以及课间休息加起来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我都是面向教材背向考试卷的一个程式,中间发生的插曲少之又少,学校里面偶尔发生的停电可以称得上是“大事件”了,大家却还是点上蜡烛继续学习。这样消磨了三年的时光,到头来还是落到这般田地,我不懂究竟在一条路上走下去会不会有好的下场,是不是可以不顾一切,就是坚定的走下去,假如出了差错,那么后面的人生该怎样继续呢?那时只想孤苦伶仃的去努力一段时间可以赢来一份自由的生活,现在这般清闲却也没有让我感觉到自在,周围的一切没有了束缚让我变得更不自在,因为我的自由意志不会告诉我这段路应该怎样去走,要做些什么样的事情。不久之前失去人性的黑暗围栏不管我的死活,只给我留了一条道路,让我闭着眼睛走到头就好,现在完全光明的平原,我却像是争着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一样摸索着过活,对生活的厌恶不降反增了。我不清楚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官体会,大概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便是下面这句
”所谓人生的痛苦不是在独木桥上向着遥远的太阳奔跑,而是在只有光明的公路上行走。“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自怨自艾的麻烦中,也为了不把自己完全交付给这个世界托管。在图书馆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真的开始去学习一些课程,一方面把自己的生活铺得相对丰满一些,一方面去更多的了解下自己。我向学校申请了中期插队去参加周二下午三点的古典鉴赏与周三下午三点的美术鉴赏两门公共课,学校方面回复我可以参加旁听,但是不能记入修学的学分中。
第一节的古典鉴赏课,250人容量的教室里面只坐了20左右的人,各自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我这个插班生坐在教室右侧最靠边的位置,课程开始后不多会进来一个女孩子,坐在了我的旁边,倒下头就课堂上就睡去了,还起了鼾声。这声音倒是不大,我却听得一清二楚,以致于老师讲的东西我一点也没有记下来,让我失望至极,也想着下一节课的时候坐在最前面一排,这样即便周围坐了人也不会再打着鼾声睡着。于是隔了一天的美术鉴赏课,我进入教室之后径自走向讲台,坐在了第一排靠边的位子。课程开始后,我发现美术鉴赏的讲师与古典鉴赏的老师是同一位。
这一节课讲了西方美术史,对我来说是崭新的东西。
美术鉴赏的课程结束后,我去临近的第四学生食堂吃了晚饭,随后在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公告栏里面看到了景山区政府招兼职生的消息,内容是做一些调研汇总的工作,但是要牺牲掉周末两天的时间,会给予一些微薄的酬劳,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大三生优先。想必是因为要在周末工作的缘故,才使得这张三天前的公告还没有被撤下。我仔细想了想我的周末也没有要紧的事情,就去找到学生办公室的老师问了情况。他们的意思是人确实没有招满,不过招人单位更倾向于给大三生一些实习的机会,我这种新生身份不一定能够得到认可,不过负责的老师还是最后留了我的联系方式,让我回去等通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