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 (2 / 3)
        “我们不会超过子时的,放心。”刘兮扬说。

        几人簇拥着去了摇光,弥散的夜色张扬开曾经的年少轻狂,部队大院一起长大的的孩子,如今都立业成家,友情却愈加纯粹。

        大哥刘兮扬在北大教历史,风雅稳重且才华横溢;二哥周泽衣,部队少将,冷峻邪肆,却内心柔软;老三黎铭,和妻子都是财政系统的人,温润谦和又活泼跳脱;老四虞卓渊,协和医院骨科医师,风流倜傥技艺精湛;老五颜卿,农科院专家,学富五车不拘一格;老六王谐,娱乐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却最为严谨。

        酒过三巡,橘黄的灯光映在刚毅的眉间,褪去世故冷暖的疲倦,依然炙热着游侠的梦想,都是训练场上含泪不屈的战士,都是上下铺卧谈风云的兄弟,天地一沙鸥,相遇旦夕间。在这个年纪,还没有太多离别的感慨,如果有,也仅仅是暂时分开的遗憾。书生意气,更是少小离乡邑,扬声天下垂的豪壮,人生漫长,除了理想,还有很多可以把盏的时光。

        “行了,都过了爱上层楼的年纪,也还不到欲说还休的积淀。我醉欲眠,众卿且去,归去之前,每人送我一句话,我带着天上海里云南深处走一遭,也就算咱们都去过云南,时时奋战在一起了。”黎铭站了起来,“大哥,从你开始哦!”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刘兮扬倒满了酒,仰头喝尽。突然的,黎铭酒意晕上眼眸,每次都是大哥义正辞严的劝说,却走进了他深藏的习惯,那力求完美,凡事求纲的性格,只怕此去基层,看不惯的缺陷都会成为他心头的刺,不灵活周转,不自己看淡,只怕憋屈了自己,沉闷了性格,变得斤斤计较,最终囿了格局,视线变短,心胸也变狭隘了。借着抬起的酒杯,黎铭仰头逼回了汹涌的泪意。

        “脱贫偕召归来日,我与将军解战袍。”周泽衣郑重的以拳击胸,一饮而尽,他眼里,出征的将军都是神圣的,为祖国而战的人,他都发自内心的尊重,更何况,这个每次倔强地躲在他背后瑟瑟地说着不怕的人,也曾黄河长江溯游,渤海东海溯洄。终究,他已经是可以征战一方的将军。黎铭沉肩揶肘,以拳击胸。

        “到我自己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说完向刘兮扬点点头,算作回答,此去,是一个全新的黎铭,没有红二代的矜贵自持,没有尽善尽美的吹毛求疵,此去,从头开始。

        “终于到我说人话了,三哥,你去吧,你家人就是我家人。”虞卓渊挑了挑眼,“包括嫂子,也包括墨墨。”

        “去你的,这尘世,有我在,谁还看得上你!”黎铭和虞卓渊更像是同枝而向的叶,心怀坦荡共沐风雨。

        “终究吃了不读书的亏!听我的,我如果爱你,就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颜卿屈起左脚,做好了逃的准备,王谐笑趴在沙发上,果然,虞卓渊笑着追了过去。“你还不如我呢!我深刻地对你表示怀疑,别是二十多年乔装了英台兄弟。”

        黎铭一瞬间的恍惚,他有预感,有一天,颜卿真的会和他并肩在田间地头,为他开疆辟土,分他分担风雨。一年后,再想起来,黎铭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定数和神奇。只有刘兮扬柔和地看着他们,基层多的就是土,不都是定数吗。

        “养浩然之气,不忧不惧,居易俟命,素位而行。”王谐双手平握,一饮而尽,“三哥,我哥胃不好,偶尔,你帮我看着点。”

        黎铭一把握住王谐的肩膀,他最心疼的就是二哥和老六了,一个随时准备捐躯报国,一个精神备受舆论压力,工作都辛苦。王谐的哥哥王程已经在云南永胜定点帮扶一年多了,年幼的儿子才刚读一年级。去年底,女儿出生,都没有赶回来陪护。

        站起,六人动作一致地整理了衣袖,神态自若举步端方地走出了摇光,在外,他们都是雅致的少年。

        千里之外的云南,山林深处,王程接过老人用额头勒着的一篮干柴,拉着路边的草趴着一段陡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