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5 / 7)
仲夏时节,路上辨不清行人已是晚上九点了。人们熟悉的鸡鸣狗吠已恹恹入眠,只有此起彼伏的蛙声、唧唧不断的纺织娘在交相吟唱蛰伏一天的乐章。夏日的夜晚终于来临,夏夜的满月却脚步姗姗。不知不觉东方上空慢慢发亮,越来越强烈。终于,在那高高的山脊、茂密的树林中出现一道亮光,似人拿着手电寻找遗失的物品。一会儿,树隙的亮光多了起来,一点变成几点,大的、小的、清晰的、朦胧的构成一副圆圆的轮廓。亮光冉冉上升,冒过树梢,终于露出嫩黄的面容。
如水月光似在诉说幽远的故事,纤尘不染的清辉是那样清纯,那样令人心旷神怡。两人沐浴月光缓缓而行,兴国牵着思梅的手说今天把你辛苦了。思梅说没觉得那么累,开始还担心手脚迟钝,算好没给你丢脸。兴国说怎么讲这话,姐姐他们一天都在笑呢。出了山寨顺着小溪一路向思梅家走去,经过观察,明白兴国一家对自己是满意的,慈祥的老人,善解人意的姐姐令思梅非常欣慰,这潺潺的溪水像一曲温馨的旋律,思梅的心扉充满幸福,盈溢柔情的夜晚属于她一个人的。来到杨柳依依的堤边,水面揺碎满湖月光。兴国牵着思梅坐在厚厚草坪上,思梅倚着心爱的人轻声说时间过得真快,一年的二分之一又将过去,除了烦恼什么也没得到。兴国不解,生在衣食无忧的家庭有什么烦恼?思梅说记得给孟成砌房子吗?第二天她准备来陪兴国玩的,哪知有个表亲托媒要娶我,父母没意见。思梅不喜欢亲戚之间的恋情,她要找一个让她心动、值得依靠的人。思梅不缺乏同情心,但在抉择幸福的时刻却毫不含糊,不客气地拒绝了。兴国有些紧张,记得那次思梅给弟弟买衣服,一拃一拃比划的认真样给兴国留下深刻印象知道自己的未来再也离不开她了。一时情不自禁将姑娘搂入怀中,横蛮地说这辈子除了我不许嫁给任何人。思梅心里甜丝丝的,嘴里说凭什么我一定要嫁给你?兴国说从第一次见面你就属于我了。
“土匪,只有土匪才这么横蛮。”
充实、快乐将兴国裹得紧紧的。多年来,一旦回家那份心烦意乱的烦躁始终缠绕自己,整日心神不宁。经过不断思考,探索,骚动的心终于平静下来。明白是心无归属所致。当初思梅那份真情自己视若无睹,几经挫折才发觉她就是自己不能割舍的真爱。忆起月老系红绳的故事,难道冥冥之中挣不断的红线真的存在?揭去彼此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面纱,两颗年轻的心再也没有什么阻隔,两人相依相拥。兴国说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使人由青涩走向成熟,桀骜不驯变得圆滑世故。思梅说时间能改变一切,曾经固执的观点让人转换立场。当初阿英对楚力流露的情感不屑一顾,半年后相逢又相互吸引。这个情啊。
兴国没忘记,在晴春那里楚力、阿英相见场景,融洽的交流,倾慕的眼神,活脱脱一对前世修来的冤家。思梅说世上最说不清的是个“情”字,开始并不在意,随着时光流逝又会情不自禁想起他(她)的好来,慢慢地为他(她)痴迷,为他(她)相思,这滋味痛苦中不乏甜蜜,煎熬里裹着欣慰······
自晴春家里邂逅,对楚力那份难言好感一直挥之不去,居然莫名其妙地让阿英牵肠挂肚。可能心灵感应,此后两人时不时会不期而遇,像约定一样。随着次数增多柔情蜜意益发浓烈。也许是缘分到了。阿英甜丝丝地认为。殊不知这是有人在暗中使力。楚力、阿英咋一见面就像涂了一层粘合剂,大家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为了撮合这对冤家,于军、晴春、小红互通情报,根据两人感情进展实时加柴添炭。
培植平菇,盈利的最佳时机从农历十月开始,立秋前这半年时间虽也培植、销售,因气温制约产量不高,除去一应成本只能维持日常开销。令小红高兴的是,思梅、阿英两朵鲜花加盟,把兴国、楚力也引了来。在于军点拨下楚力明白了尊重、关心他人的意义,礼貌的潜在价值。海阔天空之际不忘有义务就干,见了老人伯伯、阿姨从不吝口。乐得老人私下对媳妇说楚力很聪明,哪个姑娘嫁给他是她的福气。
这个赞美楚力是不知道的,只觉得老人热情、和蔼。楚力这次过来正是太阳当顶,新砌的几间砖房静悄悄的。房门半掩。路坎下几溜长长的棚子相依相连又能互通。当下循着人声走去,棚里较闷热。小红见了说来得正好,楚力说做什么,小红朝阿英一努嘴:那里帮忙去。阿英在接种,她从一大堆高温蒸透、杀菌的菌棒中随手取来一个,打开一头薄膜,套上塑胶环,用镊子取些菌种植入环内,罩上备好的报纸,拿胶圈缠牢即可。完成一端又是一端,两头扎好,接种工序才告完成。楚力以为简单,实际操作才明白接种虽不是什么难事,但它繁琐、枯燥,千篇一律。阿英见他笨手笨脚样,忍住笑,指点一些技巧。逐渐地接种一个菌包用时越来越短。正当得心应手一粒汗珠滴在手上,阿英将电扇移来身边,楚力又把风口转向姑娘,阿英俏眼含笑,转了过去。如此转来转去小红咳了一声,楚力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
阿英问这些天在做什么,楚力说于军哥动工砌屋一直在家,他也跟前忙后做些杂活。阿英说于军的生意搁在一边了?楚力说一般情况是嫂子打理,有特殊主顾他才露面。阿英轻轻说还是要有自己的路才行,追随别人足迹不是长久办法。楚力说我也这么想,但是得有一个过程,于军哥为人处世有一套,我不如他。阿英说知道自己不足是进步的开始。随后问有什么事?楚力说于军要请砌屋师傅吃顿饭,叫他买些菌子下火锅。阿英说农贸市场有的是,干嘛来这里?楚力说于军认为那里菌子水分重,不及小红这儿好。阿英叹息说这就是商人头脑。
楚力说不错,他请的地理先生都是经过多方打听、几经斟酌才定下来,那先生也了
得,查看方位,定了罗盘后给于军连声道喜,说这屋场是鱼儿逆水,上乘之选。阿英问什么叫鱼儿逆水?楚力说屋砌在这个地方,若有家财十万,来年会增至二十万。后年又可翻番。年复一年,财富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膨胀。阿英笑着说哪有这么神奇的嘛?
楚力说还有更神的呢。
当时,大家对地理先生的话将信将疑,先生也不多说,架上罗盘,取几个铜钱放在上面,燃几柱香,化了纸钱,念会咒,喷口水,一会儿工夫铜钱上面蹭蹭蹭地长出硝来。在场的人都惊讶这个奇观,罢了,于军命中注定该发财吧。楚力的电话响了,于军来的,楚力想起此行目的,匆匆采摘些蘑菇,告辞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