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6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三 (6 / 12)
        白梦贞笑道:“现在有一种新的观点也很流行,我不需要追求社会的认可,不需要成功,不需要实现价值,不需要给社会做贡献,不需要结婚,不需要生孩子,只要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快乐地度过人生,我的人生就有意义。这样的人生其实就是嘻哈人生或者说游戏人生,懒惰人生。这样的人,年轻时过得逍遥自在,而当老了后才知道悔不当初。不管世道如何变迁,因果还是存在的。年轻时候付出与老来的收获是成正比关系的。”

        云平笑道:“这种游戏人生的观点也是现在‘平淡无奇’公司里一线员工的普遍心态。人生确实没有统一的本质的意义,全凭自己创造。这个也很好理解,人生确实没有意义,只有个人赋予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那些车间里干活的人,说的也有道理。然而话又说回来,正因为人生无意义,才更值得一过,更值得自己去拼搏一番。”

        白梦贞接说道:“是呀。人生能有几回搏。不去拼搏,哪里知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滋味?一个没有滋味的人,他就一定没有故事。而没有故事的人就一定写不出漂亮的故事。”

        云平思忖道:“嗯,妹妹的话倒是提醒了我。对于大多数在‘平淡无奇’公司里的一线员工来说,工作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可如果把他们和工作之间产生其他的连接,工作可以带来金钱的回报,做得越久资历越深,职位越来越高,待遇也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普遍的城市白领阶层,就跟于温和胡导、杜主任那样。如果把工作和自我的进化联系在一起,工作的意义就又多了一层。那么在工作中,自我得到了成长,它还可以帮自己发挥优势;把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能够从中找到更多可以享受的事情;还可以把工作和社会价值连接起来。比如,所做的事情跟谁有关?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对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于温和胡导觉得自己的打工人生越活越有滋味而不是低贱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打工生涯非常成功,不仅在‘平淡无奇’公司里高官厚禄而且还能给一直处在贫困状态的老家的待业青年或无事可做的人送去很多就业机会,为老家穷苦人家带去改善生活的机会。”

        白梦贞笑道:“是呀。不去奋斗总是整天怨天尤人的,那再多的机会也是留给人家奋斗拼搏的人。”

        云平道:“像这样,从打工到职业到使命,于温产生了更多对工作的连接,给他带来了更多满足感,打工也就成了他人生中有意义的存在。”

        白梦贞笑道:“我在江南城几千年。现实中,自古以来在江南城都不缺乏奋斗拼搏的人,当然也不缺少游戏人生的人。缺失人生意义的三种状态: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

        云平笑道:“嗯,妹妹怎么说的?”

        白梦贞笑道:“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意思。这三个问题就像一条时间线,问出了人生意义的三个要素:你怎么解释已经度过的人生,如何衡量现在的价值,以及你未来将要迈向何方。”

        云平道:“言之有理。这不仅是一个人生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生的哲学问题。”

        白梦贞道:“第一种状态是虚无。这种状态下的人,最缺乏的是对未来前进的动机和方向感。他能给自己的过去做出基本解释,也能享受当下的欢乐,但是和未来失去了联接。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场游戏一场梦,今朝有酒今朝醉。这种状态下的人,用现在人的话来说,就是堕落,破罐子破摔。”

        云平道:“堕落的人,就跟没有灵魂的稻草人差不多,随波逐流,没有了志向就失去了方向。就跟诸葛亮的《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以前小时候在茶镇,琪花姑姑就经常跟我和橼芳说诸葛亮的《诫子书》。这么多年了,我越发觉得古人智慧高超。”

        白梦贞道:“第二种状态是疏离。这种状态下的人,最缺乏的是对当下的投入感和价值感。他理解自己的过去,也知道未来要走的路。他的生活是有序的,但有一种强烈的‘被安排感’,仿佛这一切都不是我自愿的,我不认同,也无法投入进去,我对当下的生活冷眼旁观,内心很疏离。”

        云平道:“所以,诸葛亮的《诫子书》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心静不下来,做什么都不愿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