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赫哲鱼宴 (3 / 7)
而在大渔本店,甄珍正式推出了烤鱼菜肴,家里的转炉派上用场,整鱼摆合页状,夹上铁夹子,放在转炉里烤到表面金黄,添汤底,将烤鱼放在铁锅里咕嘟,喜欢配菜的可以加些豆腐、宽粉之类的一起煮。
烤制食物的炙烤香味可能从人类祖先第一次捡起烤熟的食物放入嘴中那刻起,就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基因里。烤鱼受欢迎的程度,让甄珍加急跟老师傅又定做了二十个底部可以放炭火的平底铁锅。
人多忙不过来,不光给小燕姐请了一个刷碗、理菜的帮工,甄珍这边也找了以前帮忙做快餐的一位大姐的妹妹帮忙打下手。家里地方小,小燕姐高丽参店仓库间还在,安上烧热水的装置,让帮工大姐在里面洗菜、洗碗。
解放出来的甄珍,有时间研究以前没尝试过的菜肴。精进厨艺不能懈怠。
下午接到一个订餐电话,顾客的要求很特别,想点一桌赫哲族的鱼宴。大渔虽说主做鱼,但很少有人点鱼宴,甄珍欣然应下。
最近因为宝库要拍宣传片,东北少数民族的食物她没少研究。家里最多的就是美食书籍,从书中了解过赫哲族的烹鱼方式。美食制作一通百通,对甄珍来说并不麻烦。
统筹兼顾,先从最耗时的炒鱼毛做起。鱼毛还有个别名,鱼松。是赫哲人家宴请客人的一道必备菜肴。
做法简单,可以用鲤鱼来做,锅中加水放入山椒、花椒、把蒿,葱姜香料,水开煮鱼,鱼熟捣碎,然后就是炒制,至少要翻炒一两个小时,加白糖和盐,将鲤鱼肉中的水分炒干,炒得鱼肉蓬松入味,颜色金黄这道菜才算做好。
甄珍边炒边想,之所以有“鱼不入海不能称之为鱼,不尝炒鱼毛就不算到过赫哲家”的说法,是不是因为这道菜太过费时,最能体现赫哲族人的热情好客?
功夫没白费,炒好了给从幼儿园回来的宝库还有家里蹲的咕嘟盛了一小碗,伴着白粥,两个小家伙喝起鱼毛粥跟小猪吃食一样,呼哧呼哧连喝两碗。
鱼毛做好,剩下的相对好办。赫哲族人喜食生鱼,概因当地的水质好,江鱼可以直接拿来生吃。甄珍其实夏天想在店里推出鱼生,想到养殖鱼的品质,遂又放弃。
鲤鱼都是咕嘟变出来的,肉质比江鲤鱼要高出一个层次,用来做这道菜再合适不过。
杀生鱼用赫哲族人的叫法,名为塔拉哈。
“塔拉哈?”吃饱了鱼毛拌饭来到后厨看姐姐做饭的宝库,小手杵着脸蛋,挑起小眉头,一脸不解,“塔拉哈不是羊拐子吗?”
甄珍边切鱼丝边笑着解释,“羊拐子叫嘎拉哈,是满语。塔拉哈是赫哲族语言,是生鱼的意思。”满赫同源,语言有相似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