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联发展简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人联发展简史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是“行星地表文明”,那个时候,各国分别占据着母星的一方领土。后来,自从人联母星的理论科技发生了数个阶段的突破,人类文明一只脚踏入了“星系文明”,人类开始把目光从地表转移到了天穹之外的世界......之后各国为了进化成“星级文明”,开始寻求更多的资源以做突破之用,但是各国逐渐意识到,单靠本国所掌握的资源,并不足以做到,为了高度整合地球资源,以达到让整个国家都进化到“星系文明”的目的,各国不得不摒弃过往的成见和冲突,开始寻求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渐渐地,“国际性质”的组织开始日益成长,人类文明开始走向融合,随着时间飞逝,人类文明的整合初步完成,开始出现最早的“全球性组织”——人类联盟。之后,人类开始高度集中全球各地的资源,整合起来建造基础设施,过了很多年,人类终于稳稳地踏上了太空,人类的科研船、工程船已经能够跨星系移动,也能够在星系中建造科研站和采集站,人类正式进化成为了“星系文明”,太空军在人联和时代的双重引领下,应运而生。

  太空军建立之初,是为了防御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侵略。但是随着时间的飞逝,人类并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踪迹,所以太空军的建制虽然保存了下来,但是并没能发挥出全部的专业性实力,这样太空军高层很是憋屈。根据内部分析指出,人类的足迹尚未延展到几个星系之外,这样的“实际管辖范围”,以宇宙的宏观视角看,是非常非常小的,所以就算存在外星文明,能遇到也是非常非常小的概率事件。军方对此则有他们自己的角度,军方高层普遍认为,外星人存在的可能不是完全没有,那么就还有机会跟外星人交战,就有争取军功晋升的希望。因此太空军高层从意识到这种观点之后,便把“坚决执行常规军事训练不松懈”作为了一种精神而在军中传扬,战备态度也丝毫不懈怠。有仗打就打,没仗打怎么办?那就分派专员出去执行危险的护送任务,同样可以起到实战练兵的效果。

  由于和平时期不需要过多的军备(军备的数量多寡会决定军备维护费用的多寡,而且多出来的,闲置着没使用的军备,还会空耗维护成本),所以任何时候的和平时期,上层机关都会把军备限制在某个,“经过上层开会讨论+多方专业人士综合考量”之后,设定的区间内。这个区间的特点是,既要保证能够维护人联内部的安定,保证小**所需要的储备,又不足以发动一场星系间规模的战斗。这样一来,军队有了日常的职责,也不会因为存放过多的军备物资而导致维护成本过多,而节省下来的部分,就被用于人联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之后的日子里,人联开始四处派遣科研船,科研船主要负责研究星系中的特异现象、探索星系的资源构成、协助居住星球的科技研究、进行特别项目的研究等,紧随其后的还有工程船,工程船就是建设基础设施的设备,可以在星系中建设科研站、开采站、哨站,等。最后是殖民船,殖民船主要用于行星殖民,是装载殖民者的运输船,先在行星降落,殖民者下船之后,殖民船变形成建筑,其内置的核反应堆将作为殖民者的能量源,殖民者围绕展开变形之后的殖民船建造居住区域并聚居下来,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新星球的“公民”

  人联的势力由一个母星一个星系,向四周延展开来......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