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其他训练
射击训练结束不久,紧接着的是立体机动装置的训练,分别是钩爪、战术外骨骼位移、收放式缓冲伞、喷气式短途悬浮、滑翔翼等。
钩爪,主要用于攀爬,悬崖、楼房、塔吊等。战术外骨骼位移,主要用于在地表的机动,以及空中的机动,比如飞越汽车、路障、矮墙等障碍物,以及,在飞跃过程中左右高速位移等。收放式缓冲伞则用来缓冲,比如垂直坠落或者斜向坠落时,开启,用于缓解重力势能。喷气式短途悬浮,主要是喷气装置,用于短暂悬浮空中(用罢过后需要短暂充能,有冷却时间)。滑翔翼,用于从高处到低处的快速移动,一般结合收放式缓冲伞使用,先用滑翔翼高速移动,再用缓冲伞配合落地。
训练场景就是一座大型的模拟城市,钢铁森林之中,由于“夸父号”空间站功能综合,这也导致了“样样精通=样样松”,所以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这么一座专门用于军事训练的大型城市,因此必须转移到专门用来进行“立体机动训练”的另一个空间站——“蚩尤号”。这个空间站相对于“五脏俱全”的“夸父号”来说,虽然结构比例大部分都是倾向于“军事训练”,但是也不乏娱乐和生活区域,只是规模非常小,仅仅维持在“刚好平凡的够用但算不上富足的繁华”的程度,立体机动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队员们都在进行着这样的训练,很快便各自熟练地掌握了各种项目,接着,不甘寂寞的导演组开始执行“联动计划”,把“射击训练”和“立体机动训练”相结合,不仅要熟练使用立体机动装置,还要歼灭机器人队伍。又过了几个月。就结束了“立体机动”训练。
最后是“基础机甲”和“武器装备”和“驾驶”训练。
“基础机甲”是人联研发的“机甲系列”的基础性,之后的所有“延伸形态”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强化或者变种的“延伸形态”。强化类,比如,“基础机甲”就是简单地“铁包人”,那么“近战机甲”就是“基础机甲+近战武器+近战作战挂件+近战作战系统”,“远程机甲”就是“基础机甲+远程武器+远程作战配件+远程作战系统”,其他款式同理。而变种类,比如,“运输机甲”(基础机甲的攻击性功能拆卸,改装负重装载性挂件)、“空袭机甲”(基础机甲的护甲性功能部分拆卸,加装飞行装置和空投弹)、“战略机甲”(基础机甲的攻击性功能拆卸,护甲功能部分拆卸,强化优化几何建模系统和负重装置,这样的设计主要用于搭建战略武器)等。而“基础机甲”是每一个海军陆战队都必修的项目,“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换个角度看,“有了强大的防御,对于更强的进攻同样有着巨大的支持”。
“武器装备”则主要是“机甲挂载武器”和“一般性武器”。“一般性武器”主要是“未着装机甲”前使用的武器,有手雷、步枪、近战武器,等。“机甲挂载武器”则是威力多了几个阶段的“手雷、步枪、近战武器,等”。
“驾驶”则是对基础型护卫舰的驾驶,包括熟悉操作界面和武器射击,后续研发的“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可能会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但是结构上肯定会更加的复杂。那个时候说不定会用到“仿AI系统”的辅助,星海这样思考着,顺手用大口径航空炮炸平了一艘“敌军”飞梭。
longlongago......
A小队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训练项目,所有人都已经是正式的“海军陆战队”成员,并且被统一分配到“人联太空军第一海军陆战队”。
之后的时间里,A小队开始被委派各种任务,新的篇章就此开始......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