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倒霉的小石匠 (2 / 4)
响石镇得名的由来,缘于木板鞋在石板上走动的响声。镇上的街道和巷子都用石板铺成,每逢夏季的夜晚,人们吃过夜饭,喜欢穿上汗套和抄(zhao4)腰短裤,打着稀饭饱嗝,摇着蒲扇,撒起(穿起)木板鞋,在街巷漫无目的的闲逛。这个时候,人们吹着晚来的清风,沐浴在店铺的灯火中,聆听着木板鞋和石板相碰而发出清脆的声音,那个排场,镇上人说起都会眼气(羡慕)死一群人。
响石镇的市场在大街后面的一个敞坝上。每逢赶场天,场口上聚集了很多跑滩匠(江湖艺人和做生意的人,统称为跑滩匠),有看相算命的,有卖耗子药的,有江湖医生在那里摆摊的,也有江湖艺人在那里耍刀刀儿,卖打打药,冒皮皮(第二个皮读:pi1。吹牛说大话)的。闹热得伤心背时(很热闹)地。来赶场的乡民把事情办完后,好多人喜欢在这里逗留打望(无所事事,东看西看)。
富贵在明瞎子的卦摊前逗留几分钟后,就和二莽子一起,挑着担子进场去了。
今天赶场的人很多,敞坝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富贵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地方把担子放下。富贵平时卖高梁扫子很慢,一个买主两三斤,把你妈个生意做得流汤滴水的(拖拖拉拉),紧斗收不到汗(收汗:结束之意)。
富贵把担子放好后,就一屁股踏在上面,心不在焉的等待买主。
大概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东西只卖出了十几斤。富贵旁边卖东西的是一个爆焉老头(五六十岁,要老不老地),装着半口袋花生在那里卖。两人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说日高白(闲聊)。后来经不住老农的劝,下了好大的决心,富贵才在身上摸出皱巴巴的三张毛钱,照顾老头生意买了三两花生在那里吃。远远看见有熟人过来,他就会赶紧藏好,嚼着花生的嘴巴会突然刹车,待熟人一走,又赶快地启动腮帮子,如此往复循环,倒是十几分地娴熟。
富贵这些举动,主要还是怕万一有人到老汉那里下他的烂药,回去后李九斤又会骂他“馋嘴货”。
大概十点钟左右,过来了一个中年男人,富贵眼里立刻就有了亮光在闪动。因为常在这里做生意,他虽然不知道男人的名字,但晓得这人是常年扎扫把卖的,他只要一买就是好几十斤。
富贵用力睁开小眼睛道:“哎!师傅买高梁扫子吗?你来看哈,我今天这挑都是巴适的哟!”
中年男人一走过来,富贵赶忙把刚才在路上拣到的一支朝阳桥(香烟的一个牌子),皱巴巴地从耳朵背后抠下来,一个脸笑得稀烂,双手递了过去道:
“师傅!来,巴(抽)两口,坐下来慢慢说。”
中年男人道:“好多钱斤?”
富贵道:“你师傅是老熟人,我相因(便宜)卖给你,好早点回家干活路。”
中年男人道:“不慌,把烟整了来,昨天晚上打戳牌整晚了,有点焉兮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