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公元303年初,李特的大军完成了对益州首府成都的包围,在成都城中的西晋益州刺史罗尚,面对内无精兵,外无援军的悲惨境遇,只能是一筹莫展,惶惶不可终日。对于攻破成都,擒杀罗尚,起义军的领袖李特当然信心满满,不过,李特终究还是低估了罗尚的能力和水平,最终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从赵廞举兵反叛到李特围困成都,成都一带遭受战乱的袭扰已经两年多了,当地各村屯的百姓为求自保,青壮年们都拿起武器,组成民间武装,这种民间武装在近代也比较多见,俗称保安团。

        但是,民间武装的战斗力毕竟有限,为了弥补战斗力的不足,百姓们还有组织的修筑工事,来保卫家乡,当地的村长屯长族长也基本都兼任保安团长,这些具有军事堡垒作用的村庄也被称为坞堡,掌权者也称坞主,堡主。

        这种保安团性质的民间武装,只要是战乱频繁的时代,那是屡见不鲜的。因为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家乡遭受战火,父老乡亲被乱兵屠戮。四川的百姓如此,中原的百姓也如此,全国各地的百姓皆如此。所以在两晋时期,由于常年战乱,村寨坞堡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配,而且一些实力较大的村寨坞堡也曾被统治者所利用,起到了一定的政治作用。

        最先发挥政治作用的,当然是成都近郊的这些村寨坞堡了。由于这些坞堡有一定的战斗能力,李特肯定很想拉拢他们,为了能够取得这些坞主的信任,李特干脆把自己的士兵以及军用物资分散安置在这些村寨之中。目的也很简单,一来让这些村寨信任自己,二来自己攻城时,自己的士兵也许可以带着这些保安团一起上。

        但是,李特想的太天真了,人家都是本地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听命你一个造反的外乡人的命令。你把一队队关陇子弟放到当地的各个村寨之中,这些听口音就不是本地人的士兵,必然会引起当地人的不安和恐惧,当地的保安团可不是吃素的,专门收拾的就是进入自己家乡的外地兵士。

        李特的这番操作,可是让罗尚的谋士任睿看到了反败为胜的曙光,就是利用成都城外,这些看起来实力很弱的保安团,来收拾李特和他的起义军。一个保安团力量不算什么,但是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保安团一同发难,李特可是招架不住的。于是,任睿就向主子罗尚献计,自己先潜出城,与城外的各个坞堡取得联系,约定攻击李特的时间,然后自己再想办法通知罗尚,到时城里城外一同出兵,李特必然大败。

        罗尚清楚的知道,就现在自己的处境,已经糟糕到了极点,也没什么可顾及的了,管他任睿的计策行与不行,试了总比不试强。就算任睿出城,来个真投降,就随他去吧,反正自己落在流民手里,肯定也是难逃一死,任睿能寻个活路,自己也算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不管怎么说,益州刺史罗尚对朝廷,对蜀地,对部下也算得上是尽心尽责了,罗尚可以说是西晋王朝一个比较合格的封疆大吏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什么样的主子,自然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任睿当然不会辜负自己的主子,趁着夜色,他顺着绳子溜下城,和城外的坞主们取得联系,并且约定好二月十日,一同攻击李特的义军。商定完事,天都大亮了,任睿为了能顺利回城报信,只能到李特营中假投降,凭借着将成都城中的一切情况如实相告,任睿很快就取得了李特的信任,于是,任睿借口看望家人,赶紧又潜回了城中,向罗尚禀告了一切。

        公元303年2月10日,必然是李特起义军的灾难日,罗尚倾成都全城之兵出战,城外各个村寨坞堡的保安团也都纷纷捕杀各自寨中的义军兵士,一时间义军阵营内外喊杀冲天,李特一定是特别蒙圈,在成都城外苦战两日后,最终猛虎架不住群狼,李特力战而死,他的弟弟李流和儿子李雄收拢残兵败将退回到了大本营绵竹。

        面对成都城下的惨败,刚刚被推举为义军领袖的李流,对义军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他不顾李雄的劝阻,坚决要学习宋江,带领剩下的兵马接受朝廷招安,但是,李雄不仅有雄心壮志的豪情,也有雄才大略的能力,他可不甘心在西晋朝廷里当个梁山好汉,于是,李雄自己整顿兵马,先给乘胜追击的官兵来个极限反杀,并且一路追击,在四个月后,李雄再次兵临成都城下。

        李雄的豪情和能力,不仅震惊了西晋益州刺史罗尚,而且也让义军领袖李流羞愧万分,没等李雄拿下成都,李流就让位给了自己的贤侄,然后因病去世。对李雄来说,起义军领袖的地位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成都城的得取可是需要费时费力的,因为罗尚根本不可能轻易让出自己的老巢。

        公元303年9月,随着李雄率军不断攻城不克,起义军中粮草将尽,士兵更是疲惫不堪,益州刺史罗尚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但是,李雄终究是雄姿英发的青年才俊,他仔细盘查被俘官兵后发现,罗尚在自己的轮番猛攻下,能够苦撑数月之久,是因为成都城内粮草全部从犍为转运,所以,李雄赶紧改变策略,派出一支轻骑兵奔袭犍为,一举切断了成都的粮草供应。

        这番类似官渡之战的操作,让本来开始膨胀的罗尚一下子成了泄了气的皮球,在苦苦坚持了三个月之后,一个寒冬腊月风雪交加的夜晚,西晋益州刺史罗尚终于弃城而逃,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公元304年正月,李特之子李雄在义军众将的拥戴下,在成都大赦天下,自称成都王,并颁布新的法令政令以及年号,建立新的政权,因为李雄后来称帝建国,国号大成,而他的继任者有人又改国号为汉,所以,后世史家为区别之前出现的西汉,东汉,蜀汉三朝,也就称李雄所建的地方政权为成汉。

        成汉政权也是十六国序列中的第一个政权,所以,公元304年也是公认的十六国时期的开始之年。但是这个时候,西晋王朝依然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成汉政权的建立,固然有李特李雄父子前赴后继,不断抗争的因素,但是,西晋王朝内部的血雨腥风,才是李家父子能够封邦建国的根本原因,同样,这也是造成十六国乱世的根源所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