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逼出来的起义
面对实力强大的流民,新任益州刺史罗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反正当初朝廷是让流民在四川地区暂时谋生,并没有具体规定流民的返乡时间。赵廞叛乱的时候,粮食也给流民发了,而且还给了武器,自己也不打算叛乱,没必要再养着这些外乡人了。罗尚一拍脑子,大笔一挥,直接下令让这些流民赶紧返乡。
罗尚的命令一下,不仅丐帮帮主李特坐不住了,他手下的流民们更是愁眉不展,好不容易来到了天府之国,没等找工作呢,就赶上了赵廞叛乱,现在赵廞刚刚败亡,又让我们回去,合着来一趟四川,是来帮着朝廷打仗的,这千里迢迢的险峻山路,烈日炎炎的夏季马上又要到了,谁愿意再重走一次流亡之路。
作为流民领袖,李特当然要为自己的父老乡亲着想,所以,李特赶紧找罗尚求情,为了把流民返乡的日期推到秋收之后,李特甚至不惜下跪相求。其实李特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他这么恳求罗尚并不是想拖着不走,而是想让流民们帮助当地百姓把庄稼收完,赚点路费,然后再上路返乡。李特的恳求完全就是人之常情,而且男儿膝下有黄金,如此卑微的恳求,可是位高权重的罗尚,哪里能听进去李特的肺腑之言,罗尚对李特的答复就是:赶紧给我滚。
结果,流民们知道了李特跪求罗尚的事情,人人都对李特交口称赞,感激涕零,李特在流民中的声望那肯定是如日中天。但是人家罗尚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不想让流民继续在四川呆下去,根本不通人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流民们只能结伴去找李特,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李特这个时候正奉罗尚的命令,在绵竹收拢流民,准备启程返乡,但是,他一看这么多流民身无分文,李特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的返乡之路,只会是死亡之路。没有办法,李特只能不厌其烦,言辞卑微的给罗尚写信,期望罗大人能够了解流民处境,宽限返乡的日期。
罗尚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他巴不得流民自生自灭,一看李特跟他磨磨唧唧的,那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直接派人四处张榜,悬赏捉拿李特。罗尚也是笨,直接把李特骗来成都,直接杀了不就完了吗,何必废纸废墨又废功夫的发悬赏通告呢?
当然,罗尚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杀一个李特很容易,但是,这么做太容易激起民变了,流民们到时候再推举出一个火爆脾气的领袖,跟自己对着干,还是麻烦事儿。何况李特还是很懂礼数的,起码知道恳求自己。自己这么吓唬李特一下,让李特明白,不赶紧带着流民滚蛋,那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罗尚忘了兔子急了也咬人的道理,而且也太低估李特的人格魅力了,悬赏通告一发出,流民们非常担心自己帮主的安危,李特要是有什么闪失,就再也没有肯为大家说话的人了。流民们纷纷拿起当初赵廞发给的武器,没有武器的就拿起锄头镰刀,赶到绵竹,来保护李特,也就一个月的光景,李特麾下就有了两万多生力军。
都火烧眉毛了,李特依然还想着说服罗尚宽限返乡日期的事,他又派自己的妹夫闫式前往成都,面见罗尚,再一次恳求宽限返乡日期。看到李特的势力如此壮大,这个时候的罗尚肯定肠子都悔青了,现在除了武装剿灭流民,没有再好的办法了。为了能够稳住李特,罗尚对闫式还算平和,甚至同意了宽限流民返乡日期的事情。
闫式当然很高兴,赶紧赶回绵竹,向大舅哥李特报告喜讯,但是,一路上闫式发现各地都在修筑军事工事,险要隘口也都增加了守备。闫式心里不免犯嘀咕了:刺史大人都同意了宽限返乡日期,这些工事和兵丁又是怎么回事呢?
闫式很聪明,冥冥之中他感觉罗尚可能要起幺蛾子,于是快马加鞭赶回绵竹,向李特报告了这些反常情况,并且劝说李特做好防备,李特也纳闷,自己也没给罗尚送礼,罗尚怎么一下子来个360度大转弯。
果然不出闫式所料,罗尚很快就派出三万步骑兵奔赴绵竹,准备一举消灭李特,但是,李特已经做好了防备,直接把官军打的大败。既然都刀兵相见了,李特也不再对罗尚抱有什么幻想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领兵马奔赴成都,先杀了罗尚再说!
公元301年,被新任益州刺史罗尚所迫,李特带领流民发动了反抗西晋王朝的起义,史称李特起义,李特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为了争取民心,李特遍施恩惠,每破一城,都要免除劳役,开仓放粮,并与百姓约法三章,对士人也礼遇有加,蜀中百姓无不对起义军交口称赞,李特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兵临成都城下。
当初牛气熏天的益州刺史罗尚见李特带领流民造反了,这下可麻了爪了,赶紧给李特的妹夫闫式写信,说明一切都是误会,以闫式的聪明劲儿,怎么可能听你罗尚的辩解,难不成让我们退兵,再走一遍来时的路?闫式干脆直接给罗尚写了封**,痛骂罗尚忠奸不分,流民造反全都是你罗尚逼出来的。
看到近乎是檄文的**,罗尚也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一面忙着调兵遣将固守成都,一面赶紧上奏朝廷,请求派兵支援。这个时候,西晋朝廷内部早已混乱不堪,篡位称帝的司马伦已经被杀,主政的齐王司马冏忙着在家翻云覆雨,哪里有人管四川的这些烂事。朝廷不管,可是有人愿意管。
公元302年初,一心想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河间王司马颙知道了四川的情况,对于自己镇守的关中地区,四川可是自己的后花园,当年秦国就是先攻灭了巴蜀,有了自己的大粮仓,才横扫了关东六国,一统天下的,四川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司马颙太清楚不过了。
于是,河间王司马颙赶紧派兵救援罗尚,想借此机会控制四川地区。罗尚得知河间王司马颙出手相助了,就像打了鸡血似得,一下来了精神,赶紧派出兵马进攻李特,李特当然也知道军情紧急,只得派自己的儿子李雄迎击司马颙的援军,自己亲自对付罗尚的兵马。
李雄时年二十六岁,继承了家族尚武的精神,作战用勇有谋,面对司马颙的援兵毫无惧色,连夜袭营,获得大胜,司马颙只能把向蜀地伸出的触手又缩了回去。李特则是老当益壮,大败罗尚派出的军队。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李特父子打退了各路官军的增援,牢牢的将西晋益州刺史罗尚困在了成都城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