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恩幸1 (2 / 4)
杜国英跟随战最久,是亲眼看到战是如何操纵肯特国外交的。
不管什么时候,文人可能会夸大其词,可能会为了政治利益而蒙蔽主上,但数目却不会,不管是用兵打仗还是国家战和大势都要从这一个个的数字中出发。
杜国英虽然明白这些数字并不是太可信但也知道这种事急不来:诸位去处理公事把。
众人纷纷离去,杜国英将文件交给文吏,你带一个联队去查,务必要核实清楚,这关系到我三万大军的生死存亡。
文吏下去之后,杜国英本来打算再细看一下司官们的文件,但却被一人打断了。
全恩幸?你是义州司仓主食?你找我何事?杜国英看着这个精壮而又朴实的汉子,发达的肌肉,黝黑的五官中坚韧的眉骨。
汉子恭敬行礼:正是下吏,下吏此来是为报告大人公事。
说着便拿出一份文件交给身旁的军士道:秋收以来,粮食价格却依旧未降,义州城中的三处粮仓急需充实。
杜国英听了全恩幸的话皱了一下眉头疑问道:你是说,是城外的农民不愿意将秋收的粮食卖掉,这也难怪,我军进城日短,未站稳脚跟,那些百姓自然不信任吾等也在情理之中。
全恩幸道:只怕不止这么简单,下吏在城外各个村庄中还有些威望,是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富户不愿意卖粮,他们不卖,普通百姓也是不敢卖给官府的。
原来全恩幸虽然也是司官中的一员,但却不是扎根城中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出身,他起家于前朝初年的与倭国的海战。
在战争中屡立战功的他却在战争结束之后因性情耿介,不善官场逢迎而被赶出海军,他也明白了,在高丽国中像他这样的农户出身的是根本不可能居于朝堂的。
他回乡之后便以自己的战功和老兄弟们的名誉为担保号召各村庄百姓集资在义城港和永兴港外的椴岛、身弥岛等小岛上修建了几处造船厂,并在港口开了几个码头做着运输买卖。
杜国英看完了全恩幸的籍贯和履历明白了过来,问道:不知道你打算如何应对?
全恩幸仍然是那副刚勇强毅的模样:下吏听闻战军在攻下高丽之后在各地普遍推行均田法,不知是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