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恩幸1 (1 / 4)
义州府衙书房
高丽国承宋制,有司曹官和亲民官之分,两者互相平行避免州县长吏权柄太重。此次肯特军入侵一举打碎了高丽国内的政权建制,但杜国英进入义州城之后,原义州刺史姜恩育下台,便又重新启用了司曹官制度。
司曹官之制度起源于唐,在昔日强大的第一帝国覆灭后,新国家的统治者们认识到了以州郡太守独掌大权的政治体制对于国家中枢的威胁,遂有了各州司官。
但最初的司官的权柄并不大,更多的是依附于朝廷和地方官之下的政府转运体制。
真正让司曹官发展壮大的是前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各藩镇急需文人队伍来充实军事集团的造血能力,但又得不到各大名门望族的支持,不得已只能启用由底层小吏组成的司曹官体系。
之后的数百年里司曹小吏们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才华,刀笔吏下断生死,多少名臣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由这些不入流的小吏完成。使得高高在上的国家中枢都不得不承认:不入州府,不为宰辅。
杜国英看着到齐了的义州各司官微笑的说道:各位无需拘礼,我们肯特国起于蛮荒,不识礼节,只知道有才能的好汉终究可以升官发财。
书房内的各司官听了杜国英极为“粗鄙”的言语也不禁放松了下来,对于刀笔吏来说粗鄙的武夫或许比文采风流的士大夫更容易交道:杜大人英雄豪杰,吾等甚为敬仰。
杜国英不由暗喜,但他更知道这些文吏有他们接地气的一年也有其危害的一面:我杜国英丑话说在前面,战军不禁工商,各位也大可以在不犯法的情况下经营,但绝不可为了自己的财路就把别的士绅百姓逼得活不了。
众人纷纷应诺,杜国英心中冷笑,这些家伙要是能够真的按照规矩做事,那才叫稀奇了,还是要时不时的清除掉一批拎不清的恶吏才行,但现在还正是倚仗他们的时候。
众人赶忙将整理好的文件递交给随侍的文吏,杜国英接过翻了两页,其中的字体不算美观,是被中原文人士大夫贬为牢狱小吏所用的隶书书写:
义州府共计户数六万户,丁口十四万四千余人。
义州府共有纳税工商业者三百二十四家,共分为粮食交易、茶楼酒肆、铜锡加工等几大类,之后还有具体的分属。
义州城的州学共有学子三百人,大多数是城中工商业者的子弟。
义州有精兵两千人,府兵在册的有两万又七百余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