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元芳的祖父---李如珪 (1 / 4)
1.李如珪投奔瓦岗寨
大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杨坚重病卧床,其次子杨广勾结宇文化及将其害死,并将自己的亲哥哥:太子杨勇处死。杨广篡位登基称为隋炀帝,次年改年号为“大业”。多行不义必自毙,上天欲让一个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14年后隋炀帝在江都行宫被宇文化及勒死,此乃后话。)
隋炀帝继位后,好大喜功,穷奢极欲,重用奸臣宇文化及、王世充之流,打压忠臣,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对内大兴土木,征发数十万民夫,花费六年时间开凿大运河,并在扬州修建华丽的江都行宫,便于他巡游享乐。对外穷兵黩武,接连发动征讨高丽的战争,让民工泡在水里日夜不停地赶造战船,许多民工的腿都泡烂了,生满蛆虫,惨不忍睹!整个国家被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转眼到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夏天,黄河上游连降暴雨,导致下游河南、山东等地黄河堤坝多处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淹没良田居所不计其数,加之贪官污吏横行,不顾百姓死活。数以百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如人间地狱!一时间盗匪横行,各地豪杰纷纷举事,或占山占林,或下海下湖,自封为王,与朝廷对抗。
这年秋天,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失手误杀了人,四处逃亡,为避官差搜查,一路上不敢走官道,只管寻乡村僻壤处的小道而行。
九月初的一天,昨夜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这天晌午,赶了大半天路的翟让,有些饥渴难耐,便在一乡村路边寻得一小店,胡乱叫了一大碗肉臊子面,一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警惕地观察店外的动静。
一抬头,透过小店的窗户,翟让发现小道上匆匆走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瘦高男子,不时警惕地四下看看。身后紧跟着两个后生,比那男子略矮一点,像是此人的随从。两后生一身紧身衣,肩上斜跨包裹,一举一动甚为干练,机警得很,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他们确信一切无异常之后,这才放心进得店来,寻找座位,看来也是准备打尖后急于赶路的。瘦高男子见翟让一人在座,便面带微笑地走过来,脸上多了几分和善,和翟让寒暄后相对而坐。两后生识趣地在邻桌落座。
翟让仔细打量此人,大概是长时间赶路的缘故,面容显得有些疲惫。然而此人目光如炬,虽风尘扑扑,也难掩一身英气。此人和自己年纪相仿,约摸40来岁,衣着华贵,头戴锦帽,面色白皙,颇有些气度。薄薄的嘴唇上整齐的短髭,更显出几分沉稳。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
李密何许人也?
出身陇西贵族,祖上很是显赫。由于自己生性耿介,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在大隋朝做过几任小官,后因指摘朝政,得罪上官,郁郁不得志,自己对朝廷也渐渐失去信心,愤而辞职,带着两随从辗转流落到内地。本想在内地结交一些好汉,寻觅一些事做。无奈百业萧条,所到之处见到都是百姓的种种惨状,内心更是愤愤难平,更加坚定了他对抗朝廷之心。
李密见翟让身材魁梧,方方正正的脸上稀疏地长着一圈络腮胡,眉宇间透出英武豪气,觉得对方也是不甘于平凡之人。
二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对朝廷、时局的看法,从充满牢骚的话语中,彼此都觉得很投缘,于是又互通了姓名。李密爽快地多买了些酒菜,邀翟让一起喝酒,翟让也不推辞,两人开怀畅饮,相谈甚欢,增进了彼此的信任。言谈之中,两人都甚为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心志居然和自己相同:也是想先找一处栖身之地,拉起一支队伍来,和朝廷对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方要去的地方竟然也和自己惊人地一致---瓦岗寨!因为他们两人都听说离这里不远的瓦岗寨,那里方圆百里群山环绕,山高林密,地形险要,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是占山为王的首选地。于是两人决定:尽快赶到那里去落脚,共谋一番大事。
酒足饭饱之后,二人收拾好各自行装,李密带着那两个随从,大家一路上紧赶慢赶,不几天就到了荥阳郡(今河南郑州)和梁郡(今河南商丘)之间的瓦岗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