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郯县 (2 / 4)
话说回来,朱并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还得要感谢黄巾之乱,对他来说起得正是时候,让他快要走到绝路的仕途都有了新的希望。
当然也仅是希望,想要绝处逢生,还需要别的操作,而接下来的应对便是重中之重。
当得知朝廷大军集结,但在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影响到徐州战局的时候,朱并是有惊有喜。
惊的是没有精锐的中央禁军可以依靠,仅靠着州郡内这些兵马,还需要再行募兵;喜的却是这正好可以给他机会,堂而皇之将徐州的力量约束起来。
所谓一州刺史,督查各郡,而各郡的太守从位份上并不比刺史低,甚至可说除了接受刺史监督,太守的地位和权柄都是在刺史之上的。
这也是为何朱并之前的想法很难施展开,因为手中无权,无人肯听他的。
而为何他现在又突然有了信心?这自然是因为除了朝廷出兵的消息之外,他还额外得到了一份由天子亲手所书的旨意。
因黄巾肆虐,徐州虽然匪患相对轻些,但下邳、琅琊等地先后大片沦陷,东海亦有几县陷于危难。
而作为郡治及州治的郯县,之前也曾几度受到黄巾威胁。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虽然刺史原本便有位卑权重、以低制高之意,但天子却属意代表中央意志的刺史,能够主动出面统辖各郡,首先自行募兵抵挡匪患。
在朝廷大军尚未抵达之前,至少要将乱象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朱并得到这样一个命令,却很难不往更深处想。
譬如说,朝廷是否有更进一步的收拢地方权柄之意,亦或者是对各郡太守过度自治不满,有意抬刺史以压太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