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江陵
自那日射杀贼首后,船队一路向西二日就到了公安,许安世对李玄义说到,在过半天就可以到达江陵。
于是他就叫青鱼他们收拾行李。这些天的朝夕相处,让他们之间熟悉了不少。也了解到了一些她的身世信息,她们家乃弘农杨氏支脉,他们这一支安史之乱时南下避祸,便定居在淮南,也未曾回到弘农。因为家世显赫,虽比不上弘农主家。但也是出仕者极多。她父亲便是和州长史,也是州郡级别的高官。去年,孙儒横扫江淮,和州也未能幸免,她父母皆死于兵燹,两姊妹全靠贵伯这个忠心老仆护着才逃出和州,一路辗转来江陵投奔舅家。说实话她们也并不知道他舅舅是否还在江陵,毕竟江陵之前也数次遭兵灾。要是其舅家也死于兵祸。那她们也许只能沦落风尘,或死于沟壑。不得不说乱世对女人尤为不公,男人还可当兵吃粮,女子却只能为娼为妓。
等一切都打点好了,青鱼也是出仓来到甲板上,向西眺望,眼神中的不安是如此的明显。未来的不可预见性让这位已经被磨练的足够坚强的女子出现了少见软弱,李玄义,看着她那瘦削的双肩竟微微有些颤抖,他明白她的不安,于是说到:“青鱼,如果你舅舅不在了,可以来找我啊。我投军有军饷可以养活你们三个。”
听到此言,青鱼那传来了微小的啜泣声。“当兵能挣几个钱,你还是养活你自己吧。你这膏粱子弟,最会花钱。”远处出现了江陵城的身影。李玄义赶紧说:“青鱼,快看江陵城。你知道江陵城始建于何时吗?”
青鱼听闻此言,也赶紧把眼泪擦了,说到:“你这是在考校与我吗?”
李玄义听闻哈哈大笑说到:“五姓七望的弘农杨氏,肯定是家学渊源。我这不学无术的怎敢考校于你,却是心中困惑,向小娘子讨教,希望小娘子不吝赐教。”
杨青鱼被他说的颇为受用,便当即说到“江陵府为故荆州,在春秋时为楚国郢都,秦汉时为南郡。南北朝时,南朝诸州,首重荆扬。这里的荆就是江陵府。本朝设荆州,治所江陵,上元元年(760)设置南都,以荆州升江陵府,治所在江陵。现在也是荆南节度使的理所。”
船在二人你一句我一句中靠近江陵城,近了一看才发现江陵城建在大江之畔,城外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正值秋季,城外的农田已是稻谷金黄,农人在地里侍弄着庄稼,看着这沉甸甸得稻穗,沟壑纵横满脸苦像的脸上显露出喜色。
而这江陵城墙竟高五丈,为夯土城墙,外包青砖,地基为条石所垒。护城河引大江之水约有四丈宽。城墙上角楼,马面,敌楼,瓮城一应俱全,雄伟异常。城墙上竟还有烽烟烧灼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前几年,几次攻城战的惨烈。留存着战火印记的高耸城墙和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让李玄义目眩,他模模糊糊仿佛把握中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但又说不清楚。多年之后,他才清晰的总结性的说出,今天得到东西:“高筑墙,广积粮。”
船队在江陵水师的引导下从水道直接入城。沿江岸前进时,发现城内并不萧索,反而颇为热闹,虽没有书上说的摩肩接踵。但比现在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城市要强太多。这就不得不让李玄义称赞成使君的治政水平了。
到达码头后,流民就被节度幕府派来的管理接走了,说是要分到江陵城外的村社屯田,现在城外还是有很多废弃的村庄需要流民去填充。商团的物资被牙兵押走后,也三三两两散去,或回家看望家人,或相约喝酒玩乐。许安世留下一个士卒给他当向导后,也去往节度使府衙交差去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