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惊艳的土林 (2 / 4)
停下车,大伙就地休息。
我看着这流动风沙弥漫的土林,望穿了眼也没有找到行人歪歪扭扭的脚印。无奈,提着相机。只能用自已的脚,去走一条新的路子。
走了一阵,回头望,不禁为自己长长的脚印生出许多高兴。然而,这脚印,又能保存多久呢?
心平气和的爬了一坡,呈现眼前的又是土林,除了土林还是土林,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片枯叶,睁疲了眼,看见的还是土林!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土林,密密麻麻、紧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一个严实。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所写:“……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去,株儒也变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去,巨人也变成株儒。”
土林,在地貌学上称为“水平岩层地貌”。遍布扎达,面积广阔。与云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溶岩区根本不同,其造型、规模堪称一绝。它由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恃殊的次生松造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的沉积地层,以粉细砂岩和粘土岩为主,间夹粗砂砾石。
《西藏地貌》书中解释土林生长的全过程:由于水平岩层中垂直节理比较发育,而粉细砂岩又具有良好的直立性,所以沟谷深邃、谷坡陡立。即使一条小沟,也可深达100一200米,较大的支沟谷,两壁陡峭呈箱形谷。又由于不同岩石侵蚀的差异,水平岩层常常构成奇特的岩壁和微地貌。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岩常常成为粉细砂岩和粘土岩的保护层,或平铺于岩壁的顶部。或突出于岩壁之上,与岩层交互,组成雄伟挺拔,奇异多姿的古城墙和古城堡形态。
精湛之美的土林,所用原料不过是沙砾卵石与胶质粘土混合而成。这些材料既单纯又平凡,大自然却有意将这常见的泥石搂其层次、蚀其纹理、砌其雄伟。并留玄机让游客做二度创作。可以说,天底下没有哪片风景如此地需要人们的合作。
我,站于三维立体的土林之中,禁不住大欢大喜。这一情景,再也不会被忘怀,用照相机摄取下来,珍存起来,永存这片壮美的时空。
爬了一段,回头看时,我竟然也走了那么长。脚印也像一条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
车,继续在山间云海里,盘绕穿行,犹如在八卦阵里升腾起来。
霞蔚云蒸,燃天炽地。
土林,如燃炭一般腥红,顿时明亮起来。或金黄,或绯红,奔来眼底,格外兴奋。
蜿蜒数百公里的土林,莽莽苍苍,外有雪峰环绕,给其添上了一个银色画框,更辉耀出华贵之美。
我觉得自己不只是在穿行,而是在与生命竞争。爬!不管我能不能走出土林;爬!无论怎么说,我已行走于路中,永久的路,不断浮动的路,自我的路,未曾后退的路!
此时,我已淡化了对土林的欲望,心中唯一的意念便是走,只要我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