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荒漠积淀的文明 (6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荒漠积淀的文明 (6 / 13)
        恰逢此时,西藏大学的于小冬讲师、西藏文联阿旺扎巴同志也来到达巴寺考察,大伙就津津有味地欣赏起唐卡来。

        “这幅唐卡很是特别,线描勾勒得非常精细,且均用金线勾勒,是个好东西!”于小冬欣悦地嚷道。

        “可惜唐卡损坏严重,无法复原呀。”我叹息着。

        “唐卡损坏程度严重,只有局部可供研究,其余无价值可言。”阿旺扎巴附和道。

        赤烈局长本来想选上几幅唐卡,带回文物保护科归档保护,但听了我们谈话后,又加之唐卡无一完好,只好作罢。

        西藏唐卡,用彩缎装表成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有着悠久历史的唐卡,在斑斓灿烂的藏文化艺术中,可当之无愧地称作一株瑰丽的奇葩。

        人们现今所见到的唐卡,亦称为布画。佛教传入西藏后,伴随着佛教而弘传。

        唐卡,与汉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有纺织品及纺丝等生产技术。在西藏被应用而后推广各地。唐卡就是用亚麻布、粗布、丝绸作底布的。绘制中,所用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植物颜料,再按比例添加动物胶及牛胆汁。因原料科学配方,加上高原气候干燥,所绘就的唐卡历经数百年,仍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的内容,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题材广泛,无所不包,尤以宗教为首。

        概括起来,可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风土人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纵括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方各面。无以计数的大小唐卡,为藏学研究的诸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为宗教文化,唐卡是前人留下来的历史遗产,是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人们通过唐卡艺术这扇窗户,去认识、探索这份遗产的真正价值,继承和发展西藏的绘画艺术。

        西藏大学艺术系讲师——于小冬,从小接受美术熏陶,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底子深厚。其为光头,戴眼镜,喜欢练倒立,很具艺术家气质。由其所传授的美术专业,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他和西藏自治区文联**、美协主席韩书力及阿旺扎巴一同创作的《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历史长画,已引起美术界的关注。

        阿旺扎巴,西藏文联美协理事,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这次来阿里,主要是收集素材,再度和于小冬合作,共创巨画,准备加盟“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