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荒漠积淀的文明 (4 / 13)
极其沉重地走出,揣摸再揣摸寺门。门楣和门框均刻有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图案。其中南外框和北外框下端分别刻立狮,面朝门中;外层框和外层媚刻得有忍冬卷草图案,内口斜边均刻莲瓣;中层框南北两侧下端各刻有一童子骑兽;中楣两头即与中框安接处各刻一斗,其它衬托部位则刻有忍冬卷草连绕图案。框、楣内口斜边上刻莲瓣,内层框南北下端备刻1尊度母像,其它部位刻缠枝什花。精雕细刻的寺门,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寺左侧大山之脚有一铁桥,越铁桥,向南山爬行250米,又有一些遗址。现仅余一尊强巴佛较好,其它均毁。此佛异常牢固,不知用什么泥土所塑,很像用现代建筑材料而建,其中之谜,有待调查研究。其余遗址群已面目全非,可能为地下埋藏遗址。
玛那寺西南方,有一座美丽的雪峰,直耸云间,云雾缠绕。其下有村庄,绿树点缀,青稞衬托,牛羊奔腾,鸡犬欢叫,藏族人民安居乐业,可谓**。
树,两棵百年古树,屹立于村中,久经风霜,历尽沧桑。听人述说,古树在前段时间已枯死,近年不知何因竟从干裂树皮上绽出新枝,现已绿荫苍苍。老树发新枝,可谓非同小可。
回首间,玛那寺如饱经沧桑的尊者的安详面容。
牧歌,隐约蜿转的歌声里,是否还流传着当年的英雄故事?
告别了,使我十分感慨的玛那寺。车,缓缓驶出2里后,进入土林峡谷,费力地穿梭着。
转过弯,山顶上三佛塔,并排地扑入眼帘。远望,精奇巧妙,可惜未能爬至其脚下仰视尊容。
下午6点钟,我们安全抵达达巴遗址。
该遗址距县城85公里,处达巴乡境内,分布于两山脊之上,其间山谷相隔,海拔约3800米。
经调查,以山谷为界,将遗址划为东、西两区,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其中,东区遗址有佛殿、民居、碉堡、窑洞和防卫墙等,较集中的有4个群落。西区中、山顶遗有建筑痕迹,其余分布于山腰、山脚的窑洞群上。
东区的西南山脊上,是位置较高的建筑群。山顶有独立的碉楼,山腰则开凿有数层窑洞,较低的部位建有房屋(房顶、门框、柱子等皆不存),只有墙壁保存较好,多用土坯砌筑,基脚用石头砌成。
中心建筑是一组寺庙建筑遗址,有上、下两层,皆已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