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节 东线无战事(三) (1 / 4)
如果从深层次的军事实力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清军“江南大营”与“湘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固然,“江南大营”是满清朝廷法定的正规军,其人数和规模,以及朝廷的支持都是“湘军”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江南大营”的主体是已经烂泥扶不上墙的“绿营”军和“八旗”军,指望他们脱胎换骨,成长为一支视死如归的铁血雄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换句话说,“江南大营”除了能恶心一下杨秀清之外,其对“太平天国”天京(南京)城起不到多大的致命性威胁。
然而“湘军”则截然不同,“湘军”不仅有湖南人刚毅泼辣的性格,其整个军官阶层都被儒家理学“经世致用”的思想所武装。
一支武力强悍的部队,灌入思想的内核,这样的部队实在太可怕。
这样的治军模式,在一百年后,被另一个湖南人再次实践证明,这个湖南人将“经世致用”的思想运用到了极致。
用一句后现代的语言对杨秀清的这次战略规划做一个总结,以便大家容易理解:
杨秀清放过了主要敌人“湘军”统帅曾国藩,转而去攻打次要敌人“江南大营”主将向荣,杨秀清本人将主次矛盾搞颠倒了。
杨秀清的大帅令送达江西石达开的手里,石达开心里是极不情愿的,但他也并不是一个性格蛮横的人,他没有想过要主动得罪东王。
更何况石达开是个顾全大局、尊听号令的帅才,虽然他经过几个月时间精心做了一口瓮,并且成功的将南昌城和曾国藩装进了这口瓮中,就剩最后伸手抓住这只老鳖。
但是“太平天国”实际最高军政统帅杨秀清命令他回师天京(南京)去抓另一只老鳖“江南大营”主将向荣的时候,石达开毫不犹豫,着手领军东归。
在石达开东归之前,他还是在江西做了一翻布局,他将自己的老丈人黄玉昆特意留在吉安府,黄玉昆可不仅仅是翼王的老丈人这么简单,他还是金田起义的元老,更是一位德高望重将领。
石达开在其它五府也分别留守兵力驻防,在他的心里,江西是他苦心经营了半年多的成果,这里应该是他的地盘。等他回师天京(南京),解决了东线战事之后,他还要回来,攻下南昌府,吃下整个江西。
石达开的这番谋划是没有问题的,但有句话叫“天不遂人愿”,翼王胜不了天。
石达开是一名前敌帅才,他精通战术思想的精髓。杨秀清命令他回师天京(南京),却没有给他指定路线。那么,从江西南昌到江苏天京(南京)这一千里路是怎么个走法,石达开可以自由发挥一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