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创业艰难(下)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节 创业艰难(下) (3 / 6)
        1853年八月,曾国藩带着刚刚组建的“湘勇”离开了长沙城,他把目标定在了衡阳。衡阳是曾国藩的祖籍,他的先祖曾经从这里居家搬迁到湘乡。

        衡阳也是曾国藩青少年时期读书求学的地方,这里有他的亲朋故友,这里才是欢迎他的地方。

        曾经在此寒窗苦读,只为学得一身本领,将来报效君国,还天下一个太平。如今二十年往事如烟,他终于带着他的“湘勇”回来了。

        二十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开始征战科举考场。

        二十年后,他还是从这里出发,开始奔赴血肉战场。

        曾国藩是相信天意的,能否再续辉煌,一切皆在天意。

        曾国藩率领“湘勇”来到衡阳不久,他就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对于刚刚成立的“湘勇”来说至关重要,他直接改变了曾国藩的治军方向。

        写这封信的人是曾国藩的老朋友,湖南第一批地方武装团练创建者,“楚军”统领江忠源。曾经率领“楚勇”在湘江源头蓑衣渡大战太平军,致使“太平天国”创建人南王冯云山直接阵亡。

        此时江忠源因累积军功,被清廷委以重任,身居江西提督,率军镇守南昌。

        江忠源在战争前线自然对太平军的军情更加清楚,在郭嵩涛的提醒下,他发现,太平军依靠规模宏大的水军,在长江天险上纵横驰骋,既可以运兵马粮草,又可以攻城略地,非常方便。

        因此他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上奏咸丰皇帝,建议朝廷立即组建水师,加以应对:

        “太平军拥有民船万余,在江西作战,既可策应陆营,又可以筹运粮食,清方屡经烧其船,诸多不能应手,请四川、湖北、湖南督抚,以广东托罟船为式,制备百余只,每船载士兵五十名,有广东购洋炮千余尊,以备调遣……”

        咸丰皇帝觉得江忠源的话有道理,于是下旨各地方,尤其是长江流域省份,尽快组建水师,以备防范和征剿太平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