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节 魔童降世 (2 / 7)
范进好歹是个秀才,这两个年轻人,读了二十多年书,到了而立之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其内心的痛苦与懊恼,大概连范进都体会不到。
这两个人,一个叫洪秀全,一个叫冯云山。
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广东花县客家人,两家是邻村,相距三里路。由于祖上勤劳,家境都不错。洪秀全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从小也不愁吃喝;
冯云山家境更好,据后人回忆,冯家有九厅十八井的房子,良田数百亩,瓦窑一间,房产、工农业俱全。
洪秀全和冯云山从小就是同窗,都聪明好学。那个时代人们都以读书为贵,洪、冯两家都望子成龙,从小就对他们的期待值特别高,就指着他们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呢!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到了三十岁了,连个秀才都没拿下。光宗耀祖是指望不上了,出门儿都抬不起头。一个个人高马大,百无一用是书生,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简直就是两个没用的废物,即使别人不说,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同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虽然洪、冯两家家境都不错,可他们是客家人。
广西的“土客大械斗”看见没?广东也好不到哪儿去,土家人势大,洪、冯两家照样受欺负。
洪秀全落榜之后,万念俱灰,大病一场。整个人都快魔障了,他不知道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整个人好像灵魂出窍,感觉自己就是个行尸走肉。
人活着,就得有希望,没有希望的活着,人就走上了绝望。
病好之后,有一天,洪秀全无所事事的到大街上闲逛。正好路边有摆摊卖书的,洪秀全本能的蹲下,在书堆里扒拉了几下,他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劝世良言》。洪秀全也没在意,只是觉得这本书从来没见过,他随手就揣进衣袖,付钱走人。
他揣着这本书漫无目的的转回家,以他现在的心情,也没多大心思去看这本书。他随手一扔,扔进了书柜的角落里。这是个危险动作,他差点就为了考上秀才,折磨了上半辈子,再折磨下半辈子,他差点就与“秀才”杠一辈子了。
洪秀全郁郁不得志,他越来越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自己二十多年的努力,这么有学问的一个人,怎么就考不上秀才呢?他想不通。其实也没什么想不通的,从他后来昭告天下的文字功底来看,他纯粹属于孤芳自赏,在学问上,他也就那么点水平。
如果洪秀全有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那样的觉悟,自己考不上功名也没必要那么绝望。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劳,开荒种地,慢慢积累点家业,讨一房贤惠的老婆,子孙一代代传承文脉,一步一个脚印,也是有可能会出现金榜题名的后人的。可是很显然,洪秀全没有这样的造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