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效忠贞之节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 效忠贞之节 (3 / 5)
        然而,裕谦死守的决心并没有吓到英国佬。1841年9月5日,英国远征舰队7艘军舰、4艘轮船、19艘运输船满载5600余人,气势汹汹,直扑杭州湾而来。因海上天气有变,阻碍了英军舰队的行动,在海上航行了整整20天,英军舰队才在定海附近海面集结。

        远道而来,英军舰队不知道定海防务虚实,他们又花了5天时间来侦查战场形势和战争准备工作。待一切准备就绪,英军开始对定海发起进攻。

        1841年10月1日,英军舰队首先对定海南部清军炮台发起炮击,清军炮台随即开炮还击,双方发生猛烈炮战。英军火炮射程远、威力大,清军炮台被炸的地动山摇,而清军的火炮根本打不到英军舰队,清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幕已经重演了很多遍,然而血泪在无奈中不断重演。

        英国佬没有满足于正面炮轰清军炮台,他们故伎重演,分派陆军1500名兵力向西攻击清军炮台的侧翼。在清军炮台的最西端是一座小山,其名竹山,山上有总兵郑国鸿带兵驻守。

        英军分批次登陆,首批登陆英军向西绕过竹山,直扑定海县城西南角的晓峰岭,山上有总兵王锡朋带兵驻守。

        本来裕谦认为英军不善于陆战,王锡朋据山而守,居高临下,万无一失。万万没想到,英军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清军总兵王锡朋力战而亡,晓峰岭失守,英军在山上架设大炮,整个定海县城全部暴露在炮口的射程之内。

        接下来,英军第二波登陆部队登陆后,没有绕开清军竹山阵地,而是直接对竹山发动进攻。竹山临海,在英军军舰的猛烈轰击下,已经危如累卵,现在英军陆军又来进攻,竹山腹背受敌,无法招架,清军总兵郑国鸿力战而死,竹山失守。

        竹山是清军炮台的侧翼,竹山的失守,就像一把刀插入清军炮台的腰上,清军炮台已经无力防守。英军从竹山向东一路横向攻破清军炮台,清军总兵葛云飞力战而亡,清军炮台失守。

        城西南制高点晓峰岭,定海岸防炮台相继失守,守岛清军三位总兵全部阵亡,定海县城剩下那点守军顿时作鸟兽散。

        短短一天时间,裕谦精心构筑的定海防御工程土崩瓦解。

        而英军在这场战斗中,阵亡2人,负伤27人。多么熟悉的数字!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以来,直到这回第二次定海战役,每逢交火,清军都是伤亡惨重,一败涂地,而英军伤亡加起来也就几十个人。

        英国远征舰队用阵亡2个人的微小代价,就让大清国长江流域门户大开,这种实力的悬殊,恐怕连一百多年后的阿根廷也比不了罢!

        直到此时,亲自坐镇镇海县城的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裕谦,还没有被英国人强大的武力所吓到。他仍然认为定海的失守是驻守清军贪生怕死,不肯死守才导致的,即使驻守定海岛屿的三位总兵全部壮烈殉国,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而隔海相望的镇江由他亲自坐镇指挥,只要他自己不退,看谁敢后退一步,便就地正法。

        英国人转了半个地球来到远东的目标,显然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定海岛屿。他们也明白,靠自己几千人的远征舰队,想把偌大的大清国打下来,完全是不现实的。他们是以战争的形式,逼迫清国皇帝坐下来谈判,接受他们的无理条件,以攫取最大的利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