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战厦门 (1 / 5)
1841年4月17日,广州城终于迎来了另一位大神——奕山。这个家伙足足花了57天,被奴仆用八抬大轿慢慢悠悠的从北京城抬到了广州城。
随同而来的是他带来的道光皇帝的“进剿方略”,这又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英国人执意进攻广州城,在新任“钦差大臣”奕山到达广州之前,广州就已经破城了,更遑论进剿英国舰队。杨芳好不容易把英国人忽悠走,奕山刚来就想进剿“夷寇”,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这个无解的难题,兜兜转转,从琦善,到伊里布,到杨芳,现在落到奕山的手里了。还是那句话,他能干到中央警卫团的最高指挥官,别的能力有哪些不好说,但是厚黑学一定门儿清,用现在的话说,情商得高!
这个家伙到达广州了解前方实情之后,相当自然的转换到忽悠模式的状态,思想上看不出有任何的障碍。道光皇帝的圣谕清清楚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剿灭“夷寇”。
可是包括奕山在内的整个广东官场,集体达成了一个默契,跟英国人通商,换他们撤军。再选一块地方,跟英国人假模假样的打一仗,枪炮朝着天空乱放一通,再通过笔墨功夫的润色,描绘成一场大捷,算是给千里之外的道光皇帝一个交差。这真是一个精妙绝伦的计划,广东官场集体忽悠当今皇上,还忽悠的无懈可击,不可谓不惊天地泣鬼神。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您给我两块钱,让我去打一瓶五粮液回来,我说这怎么办得到呢?您说这点事都干不成,要你有何用?于是我出门儿逛了一圈,顺手带回来一瓶矿泉水,您要的五粮液给您买回来了。您砸吧一口后破口大骂,拿矿泉水糊弄老子呢?我说,这就是五粮液,如果您尝不出来,那是您没那本事,不是我的问题。对!!就是这么个意思。
广东这边整个就是一太极场,各路大神将太极耍得是出神入化。所谓太极,无非是以柔克刚,以慢化快,但是北京那边的道光皇帝心急如焚,毫不知情的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发兵进剿的圣旨一道一道的南下发到广东,奕山扛不住了。
再这样耗下去,旷日持久,道光帝接受不了;直接进攻,剿灭英军舰队,奕山没那实力,奕山不进攻又犯了抗旨不遵的大罪。苦熬了一个多月的奕山,在道光皇帝一道道圣旨的催促中,下令进攻。
进攻?他连守都守不住,那么进攻就无异于以卵击石,白白送人头罢了。
奕山手里可供进攻的兵力大概在1000人左右,清军的水师难堪大用,用小木船去硬刚英国的军舰吗?万般无奈之下,奕山想到火烧赤壁大败曹操水军的桥段,估计《三国演义》在中国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死马当活马医,准备了小木船装满硫磺,打算对英军舰队采用火攻。
对于近代海战用“火攻”这一战术,翻来全世界近代史,好像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本来打算恢复通商停战按兵不动的英国人,察觉到了清军的异动。这场仗要是打起来,恐怕局面不好收场。
1841年5月21日晚上11点左右,清军对停泊在广州十三行附近江面上的英军舰队发起了进攻。清军开动了上百艘小火船顺江而下,直扑英军舰队,英军一面避开火船,一面开炮还击。经过一晚上的战斗,清军船只损失殆尽,英军损失依然轻微。这次夜袭以失败告终,皇命难违,预料之中,英国人被激怒了,他们调集军队,准备进攻广州城。
英军调集了15艘军舰,2艘轮船,3000多人,这次英国人要动真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