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管子日记 第三篇 (1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管子日记 第三篇 (1 / 12)
        夕阳无限美,只是我无家可归。

        异乡的夕阳无限美,只是我们三个无家可归。

        2002年7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我、刚旭琪、屠国庆在**犹太自治州奥布卢奇耶区的比拉干居民点无家可归了。

        这次出国的工作依然是通过中介所找的。

        我们是在我栖身的小旅馆的房间内谈的。

        同我见面的女人叫郭丽娟,铁力人。我们没有谈得过多过细,因为在她那一边知道,说太多也没有用,翻译水平怎样还得出国上一线才能摸清楚;在我这一边也知道,说太多也没有用,公司经营情形如何、是否赢利,不到那边也不可能摸清楚。

        三言五语,我们达成了协议。

        接下来还是老程序:办签证,等签证,出国。

        我的第一站是哈巴。也就是在这次过海关时,我遇见了孙正彬和丽达。

        老板的司机**人瓦洛佳接到我的电话后将我接到了公司驻地。据说这里是废弃的大使馆,我在国外从未住过这么宽敞的房间。光洗手间就三个,我们翻译每个人都住单间。

        每天的工作就是一大早由瓦洛佳开车拉着我和一个叫于彬的翻译去货场检尺,因为每天早晨货场都有新材到货。我去时公司已经存了五百多米的原木,此后,原木堆越摞越高,检尺也越来越吃力。有时,实在上不去那么高,就只能站在下面目测了。

        我们公司当时没有进出口权,每次往国内发货都是通过一个叫瞿丽虹的女人。我同瞿丽虹见过两次面。她总是拎着一个高档皮包,上身穿着红色职业装,下身穿着一条红裙。中等身材的她显得体形微胖。听于彬说,她不但在哈巴代理木材发货,同时在伊曼还有许多业务。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发现老板的经营方法不是简单的收货卖货,而是别有玄机。要想说清楚这里面的关窍,我们不妨先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位老板:李宏伟。

        在我离开李宏伟公司的第二年,他就患肺癌去世了。这个消息我也是今年才知晓的。好在我寻到了一篇当年他风光时有人给他写的报道,现实录如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