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金哲之死 (4 / 6)
从海参崴回来第二天,胡玉铨安排于军送一份材料。他对于军说,我已经安排好了,司机尤拉开车带你去那个地方,你只需把材料交给一个中文名叫瞿丽虹、俄文名叫妮娜的女人就行了。
于军依令行事,同尤拉来到一座居民楼前。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停车,就见从一个单元门中走出一个中国女人。这女人手拎一个高档皮包,上身穿着红色职业装,下身穿着一条红裙。中等身材的她显得体形微胖。尤拉说这个女人就是妮娜,他停下车,教于军去递材料。
于军向瞿丽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将材料交给了她。瞿丽虹同于军挥手告别,然后迈步走向一辆凌志轿车旁边,开门上车走了。
于军望着凌志轿车徐徐远去,不禁暗暗赞叹这个女人不简单。尤拉说,妮娜在伊曼和哈巴两地为中国老板发木材作代理,在**路子宽得很。
这天晚饭期间,胡玉铨、杨会计、唐业伟和于军闲谈间提到了瞿丽虹,同时聊到了伊尔库公司一个叫赵丽欣的女翻译。杨会计说,赵丽欣很优秀,前些年当翻译挣的钱都用来供妹妹读书了,这些年她自己应该能攒两个好钱。唐业伟问于军有没有女朋友,于军说目前还没有。老胡建议唐业伟为于军和赵丽欣搭个桥。于军在货场时见过赵丽欣,觉得她模样有些难看。杨会计说:“女人本分最重要,瞿丽虹倒是好看,你要吗?”于军听杨会计这话似乎是说瞿丽虹不本分,他也没好意思深问,只是半开玩笑地回了一句:“我还是宁可选择瞿丽虹。”
由于近期运煤占用不少车皮,伊曼这边还是申请不到发木材的车皮。可是新巴甫洛夫卡加工厂那边的工作量却是日渐增加,导致人手显得不很充足。于是苟孝贤要杨会计和于军先到厂里顶两天。
工厂这边的条件显然不如伊曼。这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镇,没有多少人家。厂区连自来水都没有,每日吃水都靠车拉。于军和杨会计就同工人们住在一起,搭的大板铺。这里不仅住的艰苦,由于人多,伙食自然也就上不来。好在大师傅米饭焖得很好,偌大个锅,焖熟的米饭竟然一粒糊的也没有,这令于军不由得暗挑大指。
工厂的活很杂,杨会计一会要于军给木板刷蜡,一会要于军去推运板皮的小车,一会又要他同司机去拉水。最令于军气愤的是,苟老大竟要他到圆锯台上接下锯。于军听人说过,锯上的活技术性较强,如果木板拉偏了,锯片有飞出来的可能,由此而引发的伤人的事故在国内也是发生过的。他第一次拒绝了老板的命令。
于军同胡玉铨和苟老大都分别沟通过,说自己上来做的是翻译工作,没义务干这些杂活。可是苟老大总说现在工厂没有走上正轨,缺人手,你暂时帮着忙一忙,等一切步入正轨以后,你就可以只做翻译工作了。于军权衡一下利弊,也只得暂时忍耐一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好不容易捱了一个月了,到了领工资的日子。于军打电话问老胡哪天开支,老胡说等回国后一齐开。于军说在国内同杨帆讲的是一个月一开,老胡说你在国外又不花钱,回国后一遭领了不是更好。
于军的心往下一沉。他明白了,胡玉铨是想把他盖落地章花的那200美元从工资中扣掉。可是这不应该呀。在国内同杨帆接洽的时候,于军提过落地章的事。当时杨帆说公司同当地的警察局关系很好,盖落地章不成问题,听了这话,于军才放心地来到了伊曼。可是到了这里以后,公司又不能解决落地的问题,现在花了200美元还想从自己的工资中抵扣,这让于军不能认同。他就这件事又同苟老大沟通,苟老大说工资的事你还是同胡玉铨谈吧。
这件事就此僵住了。于军知道的在国外工作的翻译被老板欠薪的事太多了。厂里的工作这么辛苦,如果最终再拿不到钱,那还不如宁肯白干一个月,现在离开,也比赌下去强。想到此处,于军打算回国不干了。
正巧这一天苟孝贤不在厂里。于军收拾好东西,溜出厂区,来到公路旁,等候出租车路过,好打车去客运站。张二看见了于军,问他到哪里去。于军说自己不打算再干下去了,要回国。张二说这事你最好还是跟老大说一下。于军无奈地摇了摇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