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管子日记 第一篇 (1 / 12)
既然来到了石岩镇,就不能不打听一下带锯厂。
打听带锯厂不为别的,因为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池艳华就是这个带锯厂的技术员。
我和池艳华的结识是在2000年初秋。虽然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可是我们毕竟一起在异国他乡工作过,一起承受着酸甜苦辣,一起被人欺骗。我这人天生怀旧,不论人家记不记得我,我都想找他聊聊。
我同池艳华一起工作过的公司叫做“哈尔滨福龙祥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记得那年我在哈尔滨四处找工作,可是,历经一个多月,几次三番,我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此期间,我在平房的新疆大街卖过鞋,在透笼街市场卖过乌鸡和甲鱼,在动力区一家豆制品厂做过豆腐,在群利区的塑钢厂做过窗户……
每份工作我都没能坚持到一周以上。或许正如我的一位老师所说,我的手天生是拿笔杆子的,不是拿螺丝刀子和钳子的。正巧这时,哈洽会召开了。我做了个简易的纸牌,上面用中、俄两种文字写着“俄语翻译”,希望能在展览中心门前找到一个雇主。
第一天毫无所获。
第二天我遇到一个虎林的老板,他想同**客户谈点事。他为我买了门票。
那次是我至今为止唯一一次走进哈洽会的展厅。此时的哈洽会已是形式大于内容了。展厅内没有几家叫得响的企业参展,不少卖剃须刀的小贩都到里面做起了小生意。
这位老板带着我来到了一个**企业的展台前。谈话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他询问货物抵达日本神户口岸的报价。遗憾的是,我当时不知道“神户”这个词用俄语怎么说,所以也就没有给人家翻译明白。后来我从词典上了解到,神户的俄语叫做“Кобе”。
好在这位老板似乎对这次谈话也不那么重视,我们匆匆地结束了谈话,然后离开了会场。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办,匆忙地依约付给我30元的翻译费,给我留下一张名片就走了。
第三天毫无所获。
第四天同第三天一样。
最后一天我认识了一个人。他中等身材,稍胖,面容慈祥,长得很像那几年走红的一位气功大师。他提出要同我聊聊。
我们简单交流了一会儿。他说他叫李德顺,是哈尔滨福龙祥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说他们公司正在招聘俄语翻译。最后我们约定,7月16日我到他们公司接受考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